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大家好,張岱,關于張岱的簡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張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初字維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孫,因著《石匱書》,人稱“石公”,于是又字石公,號陶庵,晚號六休居士、蝶庵、古劍老人(一作古劍陶庵老人)、渴旦廬等,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祖籍四川劍門(故其自稱“蜀人”),明清之際史學家、文學家,史學方面與談遷、萬斯同、查繼佐并稱“浙東四大史家”,文學創作方面以小品文見長,以“小品圣手”名世。
2、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長住外祖父家養病,除了因聰穎善對而被舅父陶虎溪稱為“今之江淹”外,還提出過“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
3、以有詩意之詩為詩,詩必不妙”等灼見。
4、在天啟年間和崇禎初年則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詩文。
5、崇禎八年(1635年)參加鄉試而不第,因而未入仕。
6、明亡后先是避兵災于剡中,兵災結束后隱居四明山中,堅守貧困,開始潛心著述,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寫《自為墓志銘》,頗有向死而生之意。
7、后約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與世長辭,享年約九十三歲,逝后被安葬于山陰項里。
本文關于張岱的簡介就講解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