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致命的谷物銹病菌株的起源,該菌株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的研究人員與美國和南非的合作伙伴一起,通過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發現解決了20年之謎。

他們的工作表明,毀滅性的小麥莖銹菌Ug99菌株(以其在烏干達的發現和命名而命名(1999年命名))是通過簡單地融合不同的銹菌菌株以產生新的雜交菌株而產生的。
此過程稱為體細胞雜交,可使真菌將其細胞融合在一起并交換遺傳物質,而無需經歷復雜的有性繁殖周期。
這項研究發現,Ug99的遺傳物質有一半來自一種在非洲南部已有100多年歷史的菌株,該菌株也發生在澳大利亞。
這一發現表明,其他破壞農作物的銹菌也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雜交,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了這一點的證據。
這也意味著Ug99可以再次與不同的病原體菌株交換遺傳物質,從而創建一個全新的敵人。
盡管根據1960年代的實驗室研究提出了防銹菌株可以雜交的方法,但這項新研究提供了第一個明確的分子證據,表明該過程在自然界中產生了新菌株。
銹病是植物的常見真菌病。在全球范圍內,他們每年銷毀超過10億美元的農作物。在過去的60年中,抗銹農作物品種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澳大利亞的農作物。
CSIRO小組負責人Melania Figueroa博士說,Ug99被認為是所有銹病中最具威脅性的品種之一,因為它已經克服了小麥品種中使用的許多抗莖銹病基因,并且已經進化出許多變種。
菲格羅亞博士說:“雖然到目前為止,Ug99的暴發僅限于非洲和中東,但據估計,在全國范圍內暴發,在第一年就可能使澳大利亞損失多達5億澳元的生產損失和殺真菌劑使用,”
“但是,有一些好消息,因為對敵人的了解越多,您就越有能力與之作戰。
“了解這些病原體是如何產生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好地預測它們在未來的變化方式,并更好地確定可以將哪些抗性基因育種到小麥品種中以提供長期保護。”
今年早些時候,CSIRO與明尼蘇達大學和2Blades基金會合作,通過將五個抗性基因堆疊到一種小麥植物中來對抗小麥莖銹病,從而在小麥抗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這項最新研究是CSIRO,明尼蘇達大學,自由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合作的結果。
菲格羅亞博士的小組正在對Ug99(當時是明尼蘇達大學)進行測序,而與此同時,由彼得·多德斯(Peter Dodds)博士領導的CSIRO團隊也在澳大利亞對Pgt 21進行測序。
Pgt21是一種銹菌,最初于1920年代在南非發現,據信是在1950年代由風流攜帶到澳大利亞的。當兩個小組比較結果時,他們發現兩種病原體共有幾乎相同的核,因此它們的DNA占一半。
菲格羅亞博士說:“這項發現將有可能開發出更好的方法來篩選對疾病具有強抗性的品種。”
“這項工作中有一個偶然性的元素。我們從沒想到Ug99和一個澳大利亞孤立者可能會聯系在一起,但只有通過多洲合作,才有可能建立實現這一發現所需的聯系。”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