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我國對于新冠疫情政策的不斷調整,目前我國對于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已經處于放開的狀態,我國目前各地,在經歷了第1波疫情感染高峰后。
隨著我國對于新冠疫情政策的不斷調整,目前我國對于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已經處于放開的狀態,我國目前各地,在經歷了第1波疫情感染高峰后,經濟都出現了緩慢的復蘇,并且各地的復工復產也都在慢慢的恢復中,近期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稱對于我國的經濟如何進行促進消費,目前除了直接發錢以外,并沒有其他比較好的辦法,其實全民發錢是目前我國啟動經濟復蘇的關鍵一步。
我國目前的經濟復蘇最主要的就是消費,如果消費能力上去,將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目前全國的產能都出現了過剩的現象,并且多數產品都出現了職校特別是一些電子類的產品如果國家繼續實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鼓勵貸款來擴大生產,對于目前的經濟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其實世界各國都已經在發錢來刺激消費,比如日本美人就已經發放了超過20萬日元來促進人們的消費。
并且姚院長在此次的講話中稱建議政府發行1.4萬億的特別消費負債,對于一些比較低收入的家庭和靈活就業者進行發放也可以進行各省自己認購,然后各自償還的形式發放,主要的發放還是以現金為主,因為先進的發放可以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政府的政策,并且我國在2022年的上半年已經在基建和減稅上投入了120,000億元,但是目前對于經濟沒有起到太直接的作用,如果直接進行罰錢1.4萬億將會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一個比較大的發展。
由于疫情的三年來,多數的企業和個體經營者都出現了倒閉的現象,所以失業率也在日益增高,根據我國相關的統計,目前老百姓的收入出現了下降,對于儲蓄的需求日益增多各大企業的投資人都在對形勢進行著觀望,沒有過多的擴大投資,由于公司的訂單量大量減少,這也使得大量的人員失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