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近日,深圳大學聯合騰訊地圖發布了《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評估報告(2016-2021年)》(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參照歐盟標準,近六年深圳市可持續發展狀態整體處于中高水平,且正在向更高水平發展,安全、健康與教育、經濟發展與創新、生態環境等多個維度已經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報告也展示了包括深圳灣紅樹林動態監測、大灣區大數據防控新冠等多個深圳可持續發展代表案例。報告中部分指標由騰訊地圖基于互聯網數據協助計算獲得,擴大了樣本覆蓋量,有助于提升評估的準確性。
2015年,聯合國發布《變革我們的世界: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力爭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問題,全面走向可 持續發展道路。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國務院于2016年12月印發 《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2018年批復深圳市以“創新 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近年來,深圳市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做了大量積極工作,包括制定《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規劃 (2017-2030年)》和《深圳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2017-2020 年)》,并專門成立了可持續發展科技專項等。
為了厘清深圳市可持續發展現狀和目標差距,為高質量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依據,也為國內其他城市制定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參考,深圳大學以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發布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為基礎,收集過去六年(2016-2021年)可獲得的數據,綜合公開數據和大數據方法,對深圳市的17個可持續發展狀態進行客觀科學的綜合評估,并聯合騰訊共同發布本報告。
67個指標刻畫城市可持續發展狀態深圳市處于中高水平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縮寫意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由聯合國在 2015年提出,共包含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課題組對其進行了適應本地化的改造,構建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共包含17個SDG及67個指標,為適合我國國情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
報告涵蓋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基于《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報告顯示深圳在近年來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驅動科技創新,并取得一定成效。在SDG3 “良好健康與福祉”目標中,反映城市交通安全的“城市萬車死亡率”逐年下降,“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顯著提升。SDG4 “優質教育”目標中的“大學排名”顯著提升。深圳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持續加大,教育設施和受教育學生增量顯著,義務教育質量和高等教育實力提升顯著。
“良好健康與福祉”-城市萬車死亡率、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張/千人)、居民平均期望壽命。表格綠色到黃色 、 橙色 、 紅色依次代表達標 、 與目標有少許距離 、 與目標有較大距離 、 與目標有很大距離 。
“優質教育”-大學排名(1-1000)
SDG8 “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目標中的“社會勞動生產率”從2016年的17.74萬元/人上升到2020年的21.41萬元/人,說明深圳市經生產效率逐年提高。SDG9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目標中,深圳市基礎設施表現穩健,科研投入及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持續增加。每萬人擁有近30件發明專利,其中深圳大學PCT專利公開量連續3年蟬聯全球教育機構三甲。展示出深圳作為我國創新創業之都的示范和引領性。
“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社會勞動生產率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GDP比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件/萬人)
生態環境相關指標趨勢良好,展示深圳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成效
報告中多項SDGs指標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尤其是對SDG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SDG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SDG13“氣候行動”、SDG15“陸地生物”等指標進行了詳細評估。
在SDG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評估披露了深圳“綠色出行分擔率”,結果顯示過去六年深圳綠色出行分擔率呈現穩步上升,由2016年49.9%上升至2021年73.54%。SDG11評估還公布了城市環境噪聲達標地段覆蓋率數據,結果顯示市轄區環境噪聲達標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比,由2017年的94.8%上升至97.6%。早在2017年深圳就在全球率先實現公交車100%純電動化,讓每個深圳人都感受到了“不排尾氣、非常安靜”的綠色出行,“綠色公交”已經成為深圳一張全新的“城市名片”。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綠色出行分擔率(%)、城市環境噪聲達標地段覆蓋率(%)
根據SDG13“氣候行動”評估顯示,過去6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車占比從2.51%攀升至14.35%,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雖然由0.34噸/萬元降低至0.28噸/萬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仍有距離,“雙碳”目標的確是深圳的高質量發展關注點。
“氣候行動“-新能源汽車占比(%)
SDG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評估結果顯示深圳市垃圾回收利用率不斷提升,單位GDP能耗和水耗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目前,深圳市已完成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任務,實現了固體廢物全部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為45%,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顯著提高。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每萬元GDP水耗(噸/萬元)、單位GDP能耗(噸/萬元)、餐廚垃圾處理量(萬噸)、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深圳綠色低碳優勢顯著,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圳先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環境保護“全球500佳”等榮譽稱號,是全國首個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成員城市。PM2.5年均濃度2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全市近一半土地劃進生態保護范圍,擁有綠道2400公里、生態景觀林帶2638公頃。深圳擁有全國首個碳交易市場,發布《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學(試行)》,科學核算個人乘坐公交地鐵減排量。作為“創新創業”和“綠色低碳”并舉的城市,深圳市也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助力碳中和,聯合騰訊公司打造全國首個面向公眾的碳普惠互動平臺“低碳星球”, 倡導公眾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探索中國國情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助力國土空間規劃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準確認知和評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狀態是實現國家或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也是加快可持續發展進程的重要路徑。
本報告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具體目標全球指標框架為指導思想,綜合考慮了歐盟、美國、中國等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本土化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制定原則與方案,以及我國關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監測評估的相關研究,對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了適應本地化改造得出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既對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指南要求,又與中國城市相關發展目標充分銜接,兼具國際化視野與本土化特色,為國土空間規劃向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搭建了橋梁。
同時,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城市可持續發展狀態評估,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其中課題組通過和騰訊地圖的合作,獲得了更全面的互聯網數據,擴大樣本覆蓋量,實現對深圳市可持續發展的更完整的評估。課題組目前正在著眼英文版的翻譯工作,希望將深圳的可持續評估結果在全球語境下進行進一步的對比分析。
鄭重聲明:以上圖文內容為企業投稿,與深港在線無關。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以上圖文內容涉嫌侵權,請聯系本網,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并協助聯系投稿企業處理后續事宜!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