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從19世紀后期的一種自信技巧,到能夠操縱現實的復雜AI,以幾乎精確的準確性重現任何人的面部或聲音 - 垃圾郵件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

但是,數字垃圾郵件的未來是什么樣的,它對我們的個人安全和隱私會帶來什么樣的風險?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對抗它?
在2019年8月出版的ACM通訊(CACM)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南加州大學維特比信息科學研究所的計算機科學研究助理教授和研究小組負責人Emilio Ferrara 跟蹤數字垃圾郵件的發展和探索其復雜而且往往令人驚訝的歷史。
“反對垃圾郵件的斗爭是一場持續的軍備競賽,”費拉拉說,他擅長計算社會科學并且是社交媒體機器人的專家。“詐騙不僅利用技術漏洞,而且利用人類漏洞。”
自動生成內容并與人交互的社交媒體垃圾郵件機器人使垃圾郵件發送者能夠將其操作擴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費拉拉在2016年CACM論文“社會機器人的崛起”中探討了這一點)。
由于機器人已經被用于各種各樣的邪惡場景,從政治討論的操縱到陰謀論和虛假新聞的傳播,賭注很高。在未來,費拉拉認為,資源充足的垃圾郵件發送者可能濫用深度技術來創建假裝成人的AI。
“垃圾郵件”一詞是指互聯網俚語,指未經請求的商業電子郵件(UCE)。
第一起報告的垃圾郵件案件發生在1898年,當時“紐約時報”報道了與舊詐騙相關的不請自來的消息。
第一個報告的電子郵件垃圾郵件案件發生在1979年,歸功于數字設備公司,并分發給現代互聯網的前身網絡ARPANET的400名用戶。
“垃圾郵件”一詞是在1994年創造的,基于現在傳奇的蒙蒂蟒蛇的飛行馬戲團草圖,一群維京人唱著“SPAM!SPAM!SPAM!”的聲音逐漸變大。
事實:
每天都會發送數十億封垃圾郵件。
電子郵件垃圾郵件“檢測算法”準確率約為98%,但新的垃圾郵件品種不斷發展。
去年,Facebook表示在2018年第三季度刪除了12.3億個垃圾郵件帖子。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