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介紹:
(一)研究方向
1、北方獼猴桃高效栽培技術研究:主要開展適合我地區設施栽培的商用品種篩選,并進行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2、適合北方栽培獼猴桃品種選育研究:通過對種質資源的品質與抗性進行評價,從中篩選優良品種及優良性狀。重點關注大果形、豐產、抗寒及抗旱方面性狀。
3、獼猴桃響應非生物脅迫的機制研究:針對調研及收集到的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挖掘能夠響應寒與旱脅迫的相關基因,并利用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多種手段對這些基因開展功能驗證與解析,和調控通路的研究,為獼猴桃品種選育提供候選基因。
4、水果功能性成分提取與應用研究:以水果多糖提取為契機,開展一系列研究。
(二)科研成果
1、河北省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的搜集、保存及鑒定
建設河北省野生獼猴桃資源圃10畝,搜集及保存河北省內燕山及太行山脈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60余份,完成部分品種的品質鑒定及抗性評價工作。
2、應用基礎研究方面
為了挖掘獼猴桃中響應非生物脅迫的基因,完成對中華獼猴桃‘紅陽’和軟棗獼猴桃‘龍成2號’在鹽、滲透、冷脅迫下的轉錄組測序,初步得到了一些響應非生物脅迫的基因,針對其中得到的DOF22基因進行了響應干旱脅迫的功能驗證。關于本部分內容已申請發明專利1項,發表2區SCI文章1篇。
建立獼猴桃外植體培養體系,建立獼猴桃再生體系,能夠為實現獼猴桃轉基因提供良好基礎。
3、圍繞服務河北省獼猴桃產業方面
建立獼猴桃核心示范園40余畝,引進獼猴桃商用品種20余份,在行唐與平山分別建設100畝及500畝露地獼猴桃示范基地,開展圍繞獼猴桃“碧玉”的幼樹標準化栽培技術、水肥高效利用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果實采收管理技術等的示范工作,2025年在饒陽、藁城分別建設5畝及9畝的設施獼猴桃栽培示范基地。
團隊成員:
生物技術研究室現有科研人員6人,其中,研究員1人,副研究員1人;博士2人,碩士4人。研究室主要圍繞北方獼猴桃高效栽培技術、適合北方栽培獼猴桃品種選育、獼猴桃響應非生物脅迫的機制及水果功能性成分提取與應用四個研究方向,開展獼猴桃種質資源收集、評價和利用,新品種選育和種質資源創新,獼猴桃適應性栽培技術示范推廣等工作。
姓名 |
學歷 |
專業 |
職稱 |
龐昭進 |
碩士研究生 |
果樹學 |
研究員 |
牛帥科 |
博士研究生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副研究員 |
李超碩 |
碩士研究生 |
果樹學 |
研究實習員 |
趙超 |
博士研究生 |
植物保護 |
研究實習員 |
柏昊 |
碩士研究生 |
茶學 |
研究實習員 |
王廣海 |
大專 |
|
高級農藝師 |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學府路5號 郵編:050061
電話:0311-87659900 傳真:0311-87659908 E_Mail:nkysgs@sina.cn
冀ICP備20006635號-1
CopyRight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指南針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