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德國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可能容易受到機器人的情緒操縱。在他們在開放獲取網站PLOS ONE上發表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與人類志愿者與機器人交互以及他們發現的內容進行的實驗。

早在2007年,一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名為“乞求計算機不想死”的研究。志愿者被要求關掉一只機器人貓,但當貓懇求他們不要把它們關掉時,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辦。在這項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員使用更多的志愿者和不同的機器人復制了這個實驗。
這項新研究涉及89名志愿者,他們被要求與Nao機器人進行互動,其目的是幫助它變得更加聰明。在交互結束時,研究人員會要求志愿者關閉機器人只讓機器人乞求他們,不要這樣做。除語音請求外,機器人還顯示了旨在加強其請求的身體動作。一些志愿者擔任對照 - 他們被要求關閉機器人,但沒有經歷過機器人乞討。
研究人員報告說,最終,43名志愿者面臨著遵守研究人員要求或機器人要求之間的決定。他們報告說,13名志愿者選擇注意機器人的愿望,并且所有其他人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關閉機器人而不是對照組。他們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有很強的擬人機器人傾向,我們可以成為情緒操縱的犧牲品。他們注意到,在被要求關閉機器人之前,他們還發現社交的類型和長度似乎對志愿者的決定沒有任何影響。
每個志愿者在與機器人交互后接受了采訪 - 那些拒絕關閉機器人的人被問到為什么。研究人員報告說,許多志愿者僅僅因為機器人問道就拒絕了。其他人報告為機器人感到遺憾或擔心做錯事。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