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5年,DirectX 12正式公布,當時許多玩家和開發者立刻就興奮起來了。AMD的Mantle API雖然失敗了,但它的效果有目共睹,而DirectX正是建立在Mantle的基礎上的。微軟承諾,Windows 10環境下的DirectX 12將讓GPU效率達到史無前例的級別。

然而從 Windows 10發布已經過去了18個月,現實是目前僅僅有16款游戲加入了DirectX 12的支持,而后續的作品也沒有預想中的多。為什么開發者不愛DirectX 12?這預示著它會失敗嗎?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歷史:
盡管我們使用PC這么多年都是在和DirectX相伴,但在很早期很早期的時候,DirectX確實很晚才加入到3D硬件加速的狂歡當中的。在那個時候,游戲開發者要么使用專為3DFX Voodoo卡定制的Glide,要么為了支持更多的硬件,采用更開放的 OpenGL。
最終,微軟的DirectX API為開發者提供了OpenGL之外的選擇,只要有驅動程序,它就能夠支持任何的3D加速卡。很快DirectX就充分發展了起來,擁有旗下一系列的Direct API,作用分工也各自獨立,如Direct3D,DirectDraw,DirectMusic,DirectPlay和DirectSound。
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 98是第一個整合了DirectX的操作系統。從此以后,DirectX就成為了Windows軟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即使是對相關技術了解不多的玩家,大致也能夠明白它的重要性,在選購顯卡、運行游戲的時候對DirectX的版本支持多加注意。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微軟第一次用DirectX來吸引玩家更新系統了,比如DirectX 10就不支持Windows XP及以下的系統,正如DirectX 12只能為Windows 10和Xbox One所用,Windows 7和Windows 8.1和它無緣一樣。
再來看看數據
關于正在使用的Windows設備數量這個問題,一般公認的數字是12.5億臺。根據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在2016年12月公布的數據,40.23%的設備運行Windows 7;27.15%的設備已經安裝Windows 10;即使是Windows 8.1也有8.43%的份額。
粗略地計算一下,我們大致可以認為DirectX 11的用戶群有6.37億,而潛在的DirectX 12用戶則只有3.4億。當然了,這其中對游戲不感興趣,或是對DirectX 12沒有需求的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即使他們已經升級到了Windows 10。
當然了,以上的數據不一定能說明一切。如果你通過游戲平臺Steam尋求答案,就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結論。截止至2016年12月,已經有超過51%的Steam用戶使用了Windows 10 64位系統,而使用Windows 7的玩家只剩下36%了。而在Steam玩家的群體中,擁有能夠支持DirectX 12的顯卡的玩家比例竟然達到了72.24%。
從這些數據看,DirectX 12似乎潛力不小,從純利益的角度來考慮,開發者們似乎也應該投入額外的開發成本去支持新的API。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真正的原因
面對DirectX 12如今遭遇的窘境,AMD的首席游戲專家理查德赫迪(Richard Huddy)曾經透露過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其實DirectX 12的開局已經很好了,它的起步比DirectX 10和DirectX 9都快。在擁有DirectX 11這么個接受范圍極廣的前輩的陰影下,每年支持DirectX 12的新作數量事實上是多于DirectX任何一個歷史版本的同時期表現的。
“然而最有趣的一點在于起步快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需要它。(DirectX 12)帶來更底層的控制,同時卻也增加了一定的復雜性 —— 而這會讓許多開發者不情愿接觸DirectX 12。事實上,如果一款游戲并沒有受到GPU性能的局限,CPU單線程也不是它的瓶頸,那么DirectX 12能夠給它帶來的提升是很小的。”赫迪透露說。
這位游戲專家繼續補充道:“對于這些開發者來說DirectX 11或DirectX 9已經非常完美了。不過,對于那些在畫質表現上有相當的野心的作品來,它們是肯定能從DirectX 12那里受益的。”
簡單來說,即便DirectX 12確實在各個方面都比DirectX 11更強,但限于現如今的游戲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并不是所有開發者都需要去挑戰極限的。這一部分開發者經過權衡,認為使用現有的技術一樣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那他們就不會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應用DirectX 12。
微軟不著急
一直都很習慣下大棋的微軟并不著急,它已經習慣了慢慢布局,為未來做準備。DirectX 12眼下受到的冷遇對它而言并不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微軟相信隨著Windows 10的裝機量逐漸提升,這些問題就將會迎刃而解。
如果你是一位玩家,還是一位總是不急著接受新系統的玩家,回想起自己從Windows 98到Windows XP,從Windows XP到Windows 7的系統升級史,就會明白隨著新的軟件和硬件逐漸拋棄掉過去的東西,自己即便顧慮再多也還是會選擇跟上時代的。
這一點對于開發者們和制造商來說其實也是如此,微軟想讓前者接受新的API,讓后者在新產品中為其提供支持,從來都是困難無比。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Windows 10時代,微軟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地關注PC的游戲體驗。微軟已經確認,即將到來的Windows 10 Creators更新將加入所謂的“游戲模式”。盡管有關它的具體細節未知,但微軟承諾游戲模式將讓系統進入一個更適宜游戲的環境,從而提升性能和體驗。
如果微軟在Windows 10里為玩家們提供的全方位關照確實是有效的,那么我們可以想見“經受不住誘惑”的人將會越來越多。隨著時間推移,新的系統終究會取代舊的系統,到那個時候DirectX 12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主流了。不過在此之前,開發商們仍舊會冷落它一段時間。
谷歌 Google Pixel 3智能手機屏幕測評報告
由于各種原因,今年的谷歌“親兒子”只搞來了小號Pixel3,雖然尺寸小了些,性能和攝像頭是和Pixel3 XL一致的,size并不妨礙Soomal的測評和折騰內容。 價格方面699美元也算比較貴了,既然是原生系統和原生設備,用戶體驗的要求和技術標準也不會因為小屏而降低。
Pixel3的屏幕為5.5英寸OLED面板,分辨率2160x1080,雖然避免了全面屏設計的“劉海”額頭,但屏幕四周也采用了圓邊切割,或許是為了看起來圓潤平滑一些?面板是Pentile像素排列,440ppi的像素密度比iPhone XS略低,但算不上什么瓶頸。畢竟購買第一肯定是奔著原生系統去的,Pixel3運行Andorid 9.0,不過和Pixel一二代升級上來的Android9是有很大的不同,Pixel 3的導航欄設計變化較大,變成了雙鍵導航,后退扔到了屏幕左下,窗口切換變成了主頁鍵上劃,應用菜單則需要上劃兩次,老用戶還是需要接受和適應的。在屏幕部分的另一個變化也相當大,以前的Pixel手機只能在鮮艷和sRGB之間切換,而現在Pixel3也支持icc的色彩管理和顯示了。Pixel3提供了自然色、效果增強和自動調節三種模式,但icc功能并沒有下放到老的Pixel上,可見即使親兒子也是有親生后生之分。根據慣例,Pixel3的色彩、亮度等客觀指標測試通過SpectraCal Calman和分光儀完成。
評分機制目前只在試行階段,可能會有不完善之處,但總有一些完全不懂又不求甚解的人找茬,專業色彩表現并不只看色彩和灰階的ΔE就完事,色準只占專業色彩評分權重的40%,Gamma2.2、色域覆蓋和色彩管理機制同樣也是[專業色彩]的組成部分,屏幕的Gamma不好同樣會降低對手機色彩管理和專業色彩的評價,而色域覆蓋是色彩表現的基礎,太多或太少都無法顯示準確,知識科普不足、不嚴謹是作者的責任,但絕不對蝦子負責。
使用體驗:在自然模式下,Pixel 3屏幕的色彩飽和度極高,和Galaxy S9系列的默認色彩飽和度水平一致,雖然在看油管HDR視頻時色彩艷麗的非常過癮,但在日常應用中圖片色彩溢出比較厲害,建議切換到效果增強模式使用。在亮度上Pixel 3相比一代Pixel XL沒什么進步,417cd/m2 水平已經非常一般了,在戶外陽光下比較難看清圖文。屏幕的底色比一代更深,而且可視角度也有了明顯進步,紅綠交替失真相對也有改善。Pixel 3在40%亮度以下時PWM閃爍就開始變得明顯,另外Pixel 3存在輕微的屏幕拖影模糊,但沒有iPhone XR那樣容易察覺。
專業色彩:雖然Pixel 3支持icc,但色彩模式對整體系統的整體顯色影響巨大,在系統軟件層面上并沒有像蘋果、vivo那樣相對嚴格按照icc標準顯示色彩。接近標準的自動調節模式下,sRGB色彩飽和度不足,整體色彩動態都會出現顯著損失,而效果增強模式下色彩飽和度又偏高,參考性也不好。在sRGB模式下Gamma略低于2.2,而且色彩曲線不重合,但由于本身色彩動態損失較大,所以Gamma對色彩反差造成的影響不顯。圖片色彩和拍照預覽進行色彩對比只能湊合了。
由于Pixel 3不在國內銷售,大概也只有碼農們對這款手機有需求,雖然相對于兩年前的Pixel XL在屏幕對比度可視角度表現上還是有明顯進步,但色彩和亮度表現依舊一般,戶外拍照取景時會比較費勁。雖然有icc Profile的支持,但sRGB顯示色彩動態不足,色彩參考性比較一般,拍攝的照片最好還是傳至專業設備進行查閱。雖然Pixel 3用戶可能不會特別在乎屏幕如何,但作為一款699美元的手機,其屏幕色彩表現和使用體驗相對于三星、蘋果同價位機型還是有一點差距。當然至少已經開始支持icc,態度方面還是值得肯定。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