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2023年6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騰訊覓影旗下產品“結腸息肉電子內窺鏡圖像輔助檢測軟件”正式獲得上市批準。這一創新的人工智能輔助檢測產品有助于提高結腸息肉的檢出率,幫助臨床醫生更高效、準確地發現結腸息肉,從而降低結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早在2018年,騰訊覓影與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結腸腫瘤篩查中的應用。這項研究項目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領導,副主任柏愚教授負責實施,并邀請了多家三甲醫院共同參與。
“結腸息肉電子內窺鏡圖像輔助檢測軟件”需要與結腸鏡檢查配合使用。它能夠從電子內窺鏡圖像處理器輸出的視頻流中導入視頻圖像信號,并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分析,實時標記出疑似息肉的位置,提醒醫生注意可能存在的病灶。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和溫州市中心醫院進行的臨床試驗中,采用了“結腸息肉電子內窺鏡圖像輔助檢測軟件”輔助的結直腸鏡檢查相比傳統方法能夠顯著提高息肉的檢出率。

根據GLOBOCAN2020的數據統計,我國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數已從2015年的38.8萬例增加到2020年的55.5萬例,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近乎翻倍。目前,結腸鏡檢查者檢出腺瘤的能力容易受到技術水平、疲勞程度和警覺性的影響,而且與結腸鏡醫師個體差異密切相關。結腸鏡檢查的繁瑣和侵入性導致患者的接受度和依從性較低,而地區經濟水平的不平衡也導致人均醫療資源不足,難以保障篩查質量。這些因素都制約著結腸道腫瘤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工作的推進。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電子內窺鏡輔助檢測技術和產品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幫助醫生準確、實時、一致地檢出病灶,減少漏診,特別是對于缺乏高質量醫療資源的基層醫療機構來說,其意義非凡。
自2018年以來,作為醫學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開放平臺的承建者,騰訊覓影參與了消化內鏡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的建設,并參與了制定消化內鏡AI行業規范、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等行業準則。這是國內消化疾病領域首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委員會。李兆申院士作為主任委員表示:“該委員會的成立旨在匯聚業內專家,推動醫學人工智能的發展規范化,并驗證醫學AI在臨床中的真實價值。”
此外,騰訊覓影還成功推動成立了FG AI4H“內窺鏡”應用工作組,由伍健榮博士擔任工作組負責人。這是騰訊專家首次擔任ITU國際電聯標準化工作組中的職位。經過5年的發展,騰訊覓影的結腸AI解決方案在與上海長海醫院等多個醫療機構的積極跨界創新下取得了穩健而長足的進展。
該系統充分發揮了騰訊多年來在視頻解析技術和影像分析方面的優勢,幫助內鏡醫師繪制出人體消化道的“隱藏地圖”,精確定位息肉的坐標。同時,通過多行業專家和多醫院的聯合多中心合作模式,提高了醫院影像標注質量,推動了國內下消化道AI輔助診斷系統面臨的兩大難題,即有效訓練數據的缺乏和行業缺乏統一標準。
未來,騰訊覓影將繼續通過構建共性技術開放平臺和產學研合作平臺,降低產業門檻,建立技術標準體系和共享基礎資源庫等行業支撐體系,促進醫學影像應用和科研全產業的數字化創新。同時,積極響應數字中國建設,加速AI應用的擴容下沉,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和拓展,加快數字化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滲透,為解決我國醫療資源均衡化問題提供助力。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