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在2021年5月17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云南玉溪杞麓湖污染治理治標不治本水質長期得不到改善”問題后,云南省紀委監委對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虛作假等有關問題以事立案,并采取“直查、直辦、直播”的方式開展了全面深入的調查核實。
根據最新一期出刊的《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刊文《一開案便思考警示意義——挖好“富礦” 不讓代價白付》,介紹了云南省紀委監委近年來在反腐工作中的一些工作方法。該文以云南通海縣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虛作假案為例,介紹了反腐工作中如何喚醒問題干部初心,愿作反面教材警醒更多人的做法。

該案中,專案組調取了有關材料,在對賀彬個人成長經歷等了然于胸后,量身定制了詳細的談話方案,以喚醒賀彬的初心。通過這種“同志式、幫助式”工作方法,賀彬最終在懺悔錄中進行了深刻反思。
據悉,賀彬曾被稱為專家學者型官員。然而在該案中,賀彬利用職務便利、專業知識自編自演了“柔性圍隔”這一貪腐虛假項目,并從中獲利。該項目從想法提出、論證、立項到協調資金,匆匆實施,并通過了一連串看似合規合法合程序的動作背后,都是由賀彬一手包辦的。
辦案人員表示,賀彬還請了相應的一些專家技術團隊,論證該項目能否起到弄虛作假的最優效果。利用自己的學術背景、學術資源,讓專家為造假工程“科學論證”找理論撐點,賀彬帶偏了一批專家,“最主要的是把好技術用錯了地方。”
此外,杞麓湖治理中的弄虛作假、水質長期得不到改善問題,并非簡單的投機造假行為,而是一些黨員干部、商人老板、專家、掮客等,以利益為紐帶,以潛規則為鏈條,形成利益團伙,他們彼此相互掩護,權力、金錢、技術之間相互滲透,把魔爪伸向了國有資金和重大項目。這些人把手伸進了云南這塊富礦,通過各種手段獲取私利,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傷害百姓利益。而且,這些違法違紀行為不僅在杞麓湖治理中存在,也遍布云南省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其他領域。為了讓云南的環境和生態不再被破壞,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治理機制,加強監管執法,從根本上杜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