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不久前的去年,特斯拉總裁馬斯克曾自豪地宣稱特斯拉全球總產量達到300萬輛,比亞迪在這個目標上落后了3個月。然而,在短短1年后,比亞迪不僅趕超特斯拉,還成為了全球第一。這一消息無疑讓馬斯克感到心碎。
在發布會現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回顧了20年的創業歷程,情感激蕩之間,數度哽咽落淚。經歷了無數的日夜奮斗,中國技術終于迎來了春天!
1. 豪賭背后,實力的堅持
20年前,比亞迪以收購秦川汽車為契機,從電池行業進軍汽車領域。當時的情形令人難忘,自家股價跌幅達到20%,如同一盆冷水澆在頭上。次年,比亞迪攜帶著3款新能源車型參展北京車展,然而當時汽車業界還未提及“新能源汽車”一詞。

然而,比亞迪沒有退縮,而是堅定地專注于核心技術的研發。他們自主研發了DM混合動力技術,實現了全球首創并投入量產。盡管10年后,DM技術發展到第三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年銷量僅有52萬輛,市場的“春天”仍未到來。王傳福回憶道,那個時候,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只占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21.6%,燃油車仍然是市場主流。然而,他選擇堅持,他說:“即使是走錯了路,我們也不后悔。”
堅持終有回報。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如今已經逐漸成為主流,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達到102.5萬輛,同比增長91.1%。而純電動汽車的增長率為31.9%。
2. 堅持創新,傲然騰飛
比亞迪始終專注于核心技術,即使在困境中也從不放棄。近11年來,比亞迪每年的研發投入都超過了當年凈利潤的3倍。即使在困難的2019年,凈利潤僅為16億元的比亞迪,研發投入仍然達到84億元。

王傳福堅信:“許多人笑我們燒錢,但如果想要在新能源領域取得成功,核心技術是不可或缺的。”
經過不懈的努力,這份堅持終于得到了回報。2021年5月,比亞迪成為中國首個完成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廠商。緊隨其后,比亞迪在僅用1.5年的時間內達到了300萬輛產量。而比亞迪用了短短9個月的時間突破了500萬輛大關,而特斯拉至今仍然徘徊在450萬輛。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外,國內的創新也在其他關鍵行業中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寧德時代在“凝聚態電池”等領域取得突破,為航空電動化鋪平了道路。而中國企業GH則降低了“暢絡因子”等技術的制造成本,使之能夠普及到普通人家中。
3. 中國時代的崛起
比亞迪20年的歷程充滿了挑戰和質疑,但他們從未放棄。王傳福說:“早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研發,是讓人瞧不懂也瞧不起的事情。”然而,他們堅信,中國必將成為創新的領頭羊。

如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位居全球首位,全球超過60%的新能源汽車來自中國。超過63%的動力電池供應來自中國,中國的專利公開量占據全球的70%。
在全球紛紛押注新能源技術的時代,中國的核心技術和完整產業鏈讓我們坐上了世界的舞臺,書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里程碑。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