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三缸的寶馬,十幾萬的奧迪,七折促銷的沃爾沃……光怪陸離的景象一次次浮現在現實世界中,讓這些從小映射在理想中的“豪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玉葉金柯。

對于財政狀況相對優越的消費者來說,花費比一般 車型多點有限的預算“換購”一個睥睨萬物的奢靡品牌LOGO,實在是一件超值的事情,而這種產品本身之外的榮譽,也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平常百姓成為豪華品牌的座上賓。
所以我們能看到,雖然2018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是在寒風冷雨中度過的,但白骨千里的戰場中,豪車市場不但沒有下跌,反而逆勢上漲,銷量相比去年大幅度提升。雖然“自降身價”的做法常常是出于無奈,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策略的確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非但沒有在短期內讓品牌價值發生明顯的折損,而且獲得了實打實的利潤。
也正是在這一年,嘗到了豐收果實的豪華車企紛紛喊出了“在中國,為中國”的口號,表達其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一切數據都在證明,中國市場正在成為豪華車企開疆拓土穩固基業的戰略重心,充當著第二故鄉的角色。
但在不知不覺中,一些豪華車企的“中國依賴癥”也愈發嚴峻。
奔馳、寶馬:天下四分,中國市場“領漲”
作為全球豪華汽車創造商的兩面旗幟,同樣來自德國的奔馳與寶馬無疑擁有著呼風喚雨的地位。憑借著全球范圍內較高的認可度,兩家企業在世界各地歷來都有著穩定的發揮,你追我趕之勢從來不曾停歇。而與此同時,兩家企業的全球銷量也是節節攀升。
然而,仔細剖析數據背后的因果就會發現,隨著市場需求量趨近于頂點,助推其向上進攻的主要動力已經變成了中國市場。
2018年,奔馳全球銷量達到了2438987輛,相比2017年同比增長達0.6%。其中,奔馳國內銷量為674125輛,占領全球銷量的27.64%,同比增長率也達到了10.3%,增速是全球銷量的17倍之多。
奔馳全球佳績主要得益于其在亞太地區,特殊是在中國市場的卓越表現,而類似的情況也浮現在了寶馬集團內部。2018年,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共銷售超過2486557輛汽車,同比增長1.0%,延續15年蟬聯全球第一高檔汽車創造商。
這一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銷售63953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率同樣達到了可觀的7.7%,占領全球銷量的25.74%。雖然沒有在全球市場浮現一邊倒的局面,但在冷風呼嘯的中國大陸上,兩家公司雙雙完成了在華業績上的突破。
固然,隨著寶馬1系和奔馳A級這樣面向一般 群眾的入門豪車繼續深入市場,奔馳與寶馬兩家企業的全球銷量分布仍有可能繼續發生偏移。
雷克薩斯、沃爾沃:厚積薄發,中國市場提速迅猛
與全球各國市場相似,雖然國人接觸私人轎車的時間不算長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BBA擁有至高無上的“開火權”外,其他豪華品牌無一不是“陪太子讀書”的綠葉。
不過隨著人格獨立與自我意識愈發鮮亮的新時代開啟,也給予了曾經寡言少語的豪華車企們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從而迎來了“新一線豪華品牌”這個全新陣營的崛起。
沃爾沃2018年在全球范圍內共售出新車642253輛,相比2017年全年的571577輛增長了12.4%,這是沃爾沃汽車延續第五年創全球銷量紀錄。
與奔馳寶馬不同的是,沃爾沃汽車全球各大市場幾乎全部得到了不同幅度的增長。而作為由中國企業全資收購的豪華車創造商,其最大的銷量增幅卻浮現在美國,2018年共售出新車98263輛,同期增長20.6%。
與此同時,作為沃爾沃最大的單一市場,2018年沃爾沃在華交付新車13 0593輛,較2017年整體增長14.1%。雖然在單一市場銷量的增長幅度上超越了奔馳與寶馬,但中國銷量卻“僅僅”占領了全球的20.33%,進展潛力依然巨大。
同樣擁有巨大進展空間的還有日系品牌雷克薩斯。至今保持著100%進口身份的它似乎擁有著奇特的掌控能力。在一片降價促銷的狂潮中,其終端價格不僅沒有應聲下跌,甚至還需要加價提車,但這并沒有對其銷量表現產生分毫的影響。
根據官方數據,2018年雷克薩斯在全球共賣出了698330輛新車,同比增長4.5%。在全新一代ES以及NX等主力車系的助力下,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也迎來了久違的爆發,全年共銷售新車160468輛,不僅壓制了沃爾沃、捷豹路虎等一干豪強,更讓英菲尼迪和謳歌等日系同行自慚形穢無法翻身。
雖然雷克薩斯的故土是美國,但在2018年,雷克薩斯在中國的銷量占比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2.98%,照此看來,與美國市場平分秋色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
凱迪拉克、奧迪:勝似主場,“依賴癥”日趨嚴峻
增量變存量的市場競爭中,由于人為或是不可控的環境因素影響,“此消彼長”的現象在所難免,奧迪就是不幸“中槍”的品牌之一。2018年,奧迪全球銷量1,812,500輛,同比2017年下滑3.4%。
銷量的下滑源于在主場表現的坍塌。數據顯示,2018年,奧迪在歐洲市場本土的全年銷量約為743600 輛,同比下降13.6%;在美國市場,全年共交付車輛223323輛,同比下降1.4%。
歐美“雙降”無疑是對奧迪品牌的一記當頭棒喝,而幸運的是,在中國市場,奧迪2018年再次刷新銷量紀錄,以663049輛的銷量成績完美收官,同比增長11%,這大半源于中國市場對本土化生產的高端車型需求激增。
如果說奧迪的“落伍”是因為其在歐美市場的一時失利,那么源自北美的凱迪拉克則是徹頭徹尾地遷移了戰略的重心。
2018年,凱迪拉克全球共銷售新車約38萬臺,相比2017年的35萬臺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事實上,其中有22萬的新用戶來自于中國,占領全球總體銷量的60%。言外之意,每售出10臺凱迪拉克汽車,就會有10臺歸屬于中國車主,這與同樣歸屬通用汽車的別克品牌如出一轍。
不論車市是高奏凱歌還是哀鴻遍野,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中國市場正在以遠超全球平均進展速度的節奏,成為豪華車企的又一個“大本營”。
這不禁令我們多了一重思量,當滿載挑戰的“豪華列車”向中國市場飛奔而來,扎根于這片沃土的自主品牌,究竟該如何保全自身,又是否有實力攻克強敵,守住并拼搶出更大的市場份額?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