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近日作為教育界專家陳教授在一次演講中翻車了,本來身處在高校教師并獲得教育稱號的人,一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經常會有一些比較聰明的教育名師,或者是成功的企業家,會到學校為學生們課程講座,講一些有關升學和成長方面的教育思想,這是一項正式履行教育職責的活動,所講的內容更是不能出現一些嚴重“利己主義”,近期成教授向師生講述的報告內容極為不當。

違背師德
關于陳教授在演講中向師生們灌輸“利己主義”是非常嚴重的違背師德的行為,如果教育學院的教授都像陳教授這樣講課,給下一代傳導“利己主義”思想,那么將會對教育界的生態帶來極其嚴重的影響,不管是教師還是教授,不管是給孩子正式上課還是課上講座,都應該受到教育基本準則的約束。

教育應有自身的使命與價值
人的一生將會經歷兩次社會化教育,一次是家庭教育,一次是學校教育,所有的教育準則都是以促進孩子成為社會積極主動成員為目的,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個人生活品質,同時也需要孩子學會擔負社會責任與義務,作為教育工作者,第一要思考教育使命,第二要思考教育的社會價值。

一些在教師和學生面前有話語權的學者,要正確看待每一次演講報告,或者是每一堂講座,因為其演講的所有內容,都對孩子以后的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積極的影響,會給孩子帶來長期前進的動力而消極的營養也會給孩子帶來終身的影響,所以在給下一代灌輸教育思想時,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負責的態度,要正確審視自己所講的內容,還有評估自己所說的話,會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