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有這樣兩組數據:

常規賽,勇士進攻效率112.8,聯盟第17,防守效率107.6,聯盟第2。攻弱守強;
季后賽首輪,勇士進攻效率123.4,聯盟第1,防守效率115.1,聯盟第10。攻強守弱。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反差?
很簡單的解釋是,季后賽就打了5場,樣本太小,沒有說服力。更準確的解釋是,季后賽使用的球員,面對的對手,跟常規賽不一樣,所以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掘金很難防勇士的三后衛五小,反過來,勇士沒有大體型中鋒頂約基奇,陣容擺的也小,也很難防掘金。單單是這輪系列賽,勇士用不同陣容,效果差別也很大,普爾、湯普森、維金斯、追夢、盧尼,這套用了4場39分鐘的首發陣容,防守效率是109.1,而三后衛五小的防守效率就只有119.8。
這種反差,在第二輪也會出現。
目前看來,勇士跟灰熊這組對決,是次輪4組里最難預料的一組。難預料的地方不只是結果,實際上,大部分非碾壓局的系列賽結果都難預料,關鍵是,這輪系列賽連比賽形態都不那么好猜,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勇士會如何做輪換。
一直以來,勇士的核心問題都是建隊三元老之外,另外兩張牌怎么用。由于缺少能跟追夢兼容且水準過硬的空間型五號位,擺中鋒向來都不是勇士的最強陣容。所以,勇士過去的唯一陣容,遵循的原則是三核心之外再加最強的另外兩人,而這兩人在王朝期都是前鋒。死亡五小是一味萬能藥,也正是因為這點。假如勇士最后兩張牌是2000多萬水平還行,但沒有投射的終結型中鋒,又或者是能打擋拆的小體型控衛,恐怕也就沒有多年來“包治百病”的終極武器了。
這也是勇士現在的問題。
庫追湯之外,勇士最好的兩個球員是誰?
維金斯和普爾。
普爾是個后衛,維金斯是前鋒不假,但他跟前任巴恩斯、伊戈達拉和杜蘭特相比更“輕盈”,在這套陣容里,他要打大前鋒。同時,由于湯普森經受過大傷,盯防箭頭的任務減輕,維金斯又成了領防第一選擇,其實又削弱了協防和籃板卡位的體型。三后衛五小是真的小,普爾+維金斯是1號半+3號半,而勇士在五號位就很矮的情況下,更需要的是兩個4號位。這也就決定了,勇士的三后衛五小不是什么場合都敢用,因為除了納什,大部分教練首先要確定的是,防守對位不能一直吃虧。
在沒有犯規麻煩的情況下,灰熊的終極五人組是莫蘭特、貝恩、狄龍、小賈倫、克拉克,會因為臨場需要,加入小瓊斯或者大錘。這套五人組也不大,沒有段位夠高的鋒線主攻手,狄龍、小賈倫這哥倆,常規賽真實命中率分別是51.5%和53.5%,季后賽首輪是47%和51.2%,都不是高效球員。科爾說,在遭遇喬治、詹姆斯這樣的鋒線時,他對使用三后衛陣容會更謹慎——然而今年沒他倆——這確實是好消息。
但到了具體的對位環節和比賽細節,又是另一回事。勇士基本會拿維金斯對莫蘭特,這把一個前鋒消耗在了控衛身上,而勇士三后衛五小只有一個前鋒,跟掘金用戈登防勇士后衛,導致協防點全是后衛的尷尬場面差不多。那么,普爾防狄龍、湯普森防小賈倫,防久了,籃板球被沖爛還是其次,關鍵是犯規數字控制不住。灰熊和森林狼首輪的犯規大戰,相信球迷都不陌,而這又引出了下一個問題——勇士只有兩個內線。
季后賽首輪,犯規問題既困擾著灰熊,也困擾著森林狼。雖然森林狼的總犯規更多,但灰熊的犯規更集中,小賈倫場均5.2犯導致了場均時間只有24.5分鐘,相比而言,對面場均4.2犯的唐斯還是場均有36.9分鐘。如果換做別的球隊,內線防守支柱時間被限制到這程度,怕是很難過關,但灰熊憑借雄厚的陣容深度頂住了,他不在場時,灰熊百回合能贏2.9分。反過來,唐斯不在場,森林狼百回合要輸13分。
把這個狀況套用到勇士與灰熊的系列賽,不難看出,拼犯規數值,勇士更耗不起。雖然追夢遠比唐斯聰明,只要別領倆技犯下去,正常的犯規控制不成問題。但這個前提也是,別把防守壓力都堆在他這,如果你讓追夢卡小賈倫、護克拉克,還得抵擋莫蘭特,被幾個方向夾攻,那他也不見得能頂住。盧尼就更不用說。一旦這倆人有一位時間無法保證,以別老師的運動能力,這輪系列賽實在勉強,勇士跟沒有內線的區別也不大。
這是勇士咬死了不補中鋒的惡果,但現在也只能忍著。
所以,從48分鐘做比賽計劃的角度講,勇士沒辦法太早上小陣容拼消耗。這又回到勇士的老問題上了——追夢再配一個非空間點,進攻要怎么搞?對面灰熊有護筐極強的小賈倫,絕大部分球員是搶斷大神,干擾終結、突破和傳球的能力極強,勇士在空間不夠好的陣容里,保住防守體型的同時,會不會進攻便秘,失誤不斷,被灰熊不斷打反擊?
系列賽首輪,對陣協防不那么強的掘金,盧尼在場時,勇士的進攻效率也只有104.5,百回合只是將將贏了0.9分。相比18年防守優秀,19年進攻優秀,盧尼現在攻防都很平庸,更多作用是“給大佬們爭取時間”,領幾個犯規,沒有決戰價值。
波特是均衡的選擇,他的體型能對得上灰熊內線,還有理論上的投射威脅。但波特在全明星后的三分命中率是27%,首輪三分命中率是15.4%。如果第二輪他是一個被放空的角色就會很麻煩。如果波特能拿出更接近生涯水平的投射,勇士的第二輪就會好打太多。
佩頓是一個特殊選擇,他有對位莫蘭特的價值,但不增加整體體型,沒有盧尼、波特那么大的籃板保護價值。灰熊的護筐能力遠勝掘金,佩頓超強的終結能力會被一定程度限制,要考驗他的三分回應。首輪佩頓回應得非常好,這一輪需要延續才行。如果維金斯對莫蘭特的效果不好,佩頓就得被更多使用,對進攻來說,不是好事。
另外兩個輪換球員,伊戈達拉狀況不明,從他首輪的表現看,也可以不用。庫明加的體型和運動能力能匹配灰熊,在某些時刻可以被賦予一些特殊功能性,但不屬于常規武器。要怎么用他,恐怕科爾也沒有太篤定的打算。
勇士這邊沒有一套完美的陣容,這是自身資源儲備特點決定的。更大可能是,科爾設計一套完整的48分鐘方案,先用大陣容拼防守,避免過度消耗。然后嘗試中等體型陣容和三后衛五小,觀察效果。G1是一場試錯比賽,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要打了才知道,對評論員如此,其實對教練組也是一樣。
那么,灰熊是不是思路更明確的一方?
其實灰熊也迷糊。勇士和灰熊去年打了附加賽,今年打了4場,但從來沒有在現有人員結構下交過手,過去的經驗能套用的有限。
灰熊首先要解決的,也是內線問題:
第一個疑問,亞當斯還用不用?
既然打森林狼都不敢上,打勇士似乎也沒必要試錯。這個問題相對簡單。
第二個疑問,蒂爾曼要不要首發?
蒂爾曼機動性出色,打勇士在防守端好用,可進攻粗糙,被追夢搞崩的可能性也不小。灰熊會用他,但放在首發不如放在銜接段。
第三個疑問,守無限換防還是弱延誤?
防勇士最優選擇是無限換防。
這里有一個疑問,小賈倫換防是不是劃算?
小賈倫的機動性出色,常規賽有漂亮的防單打數據,具備一定的換防能力,但能換防跟能換防庫里很多時候是兩件事。常規賽,杰克遜換防了三次勇士后衛,一次加時賽換庫里,庫里在外面扔三分不中。一次換湯普森,被湯神過掉,但配合后續輪轉,從身后冒了湯神。一次換普爾,被普爾晃出大空位三分機會,不過普爾沒投進。樣本太小,參考性都不大,具體效果需要比賽檢驗。
另外,勇士現在攻擊點不少,中鋒第一波無球換防了射手,被留在三分線也是挺惡心的事情,具體參考過去勇士跟鵜鶘的比賽。
在勇士使用雙非空間點陣容時,弱延誤或許比無限換防效果更好。
再往后是莫蘭特的問題——莫蘭特防誰呢?
如果莫蘭特防貝弗利都夠嗆,那他也不適合防庫里、普爾和湯普森。如果他防維金斯,也許會因為維金斯打法問題收獲意外效果,比如維金斯在絕對體型優勢下選擇翻身后仰中距離。但如果勇士不傻,增加維金斯參與無球的交叉掩護,提升空切侵略性,也會讓莫蘭特很不好受。
總體而言,勇士比灰熊“精致”,攻防講究都更多,而灰熊更依賴沖板、快攻、對抗、速度、彈跳這些更原始的天賦,能打粗糙籃球。就算亞當斯這輪不敢上,蒂爾曼進攻差,小賈倫犯規多,灰熊內線人手也可能捉襟見肘,灰熊也不至于沒人可用。對陣勇士,體型不是重點,像大錘這樣的高個鋒線,一樣可以當內線使。甚至,灰熊可以在某些時段擺四后衛跟勇士打。對科爾用人的考驗,恐怕還是略高于詹金斯。
勇士的上限要高于灰熊。但在沒做對答卷的時候,下限也更低。
以下幾個疑問,需要系列賽開始才能解答:
勇士三后衛軍訓小賈倫的效果;
勇士三后衛打莫蘭特的效果;
勇士的聯防效果;
狄龍、杰克遜沖擊勇士鋒線的效果;
克拉克等人對勇士籃板球造成怎樣級別的沖擊;
維金斯對位莫蘭特的效果。
而以下幾個X因素,會很大程度影響比賽進程:
犯規數字控制,特別是追夢的犯規數字;
波特、小佩頓的三分回應;
杰克遜、狄龍、莫蘭特等人的三分回應。
這些疑問和X因素,又會影響到雙方教練的排兵布陣。
即便G1有一方場面難看,也不意味著系列賽會一邊倒的發展,因為這兩支球隊都有不小的調整空間。而系列賽的調整方向也會決定優勢在哪一邊:
如果勇士被灰熊逼的不得不更多擺大,勇士就需要平時不夠準的人站出來解套;
如果灰熊被勇士逼得不得不更多擺小——比小布歐形態更小——就等于灰熊把自己的優勢領域放棄了大半,在拼小的領域里要戰勝勇士,就需要莫蘭特站出來解套。
在看過一場兩隊季后賽的正式交手前,我不敢輕易下結論。灰熊有主場優勢,但勇士有經久考驗的核心三人組,他們經歷過足夠多的磨難,即便系列賽在某段時間陷入困難,也有足夠的逆境求生能力。這可能讓我對勇士的信心更多一點。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