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羅伯特-威廉姆斯三世的膝傷將會如何影響凱爾特人在東區的競爭力?

3月28日,在凱爾特人大勝森林狼的比賽中,球隊的首發中鋒羅伯特-威廉姆斯因膝蓋受傷提前退出比賽。之后的檢查結果顯示為半月板撕裂,他將至少缺席常規賽余下的比賽。
這是自1月23日以來凱爾特人第12場以20+的分差贏得比賽,比東區其他所有球隊整個賽季做到的次數都要多,排第三的是黃蜂的9次。
凱爾特人也展現了在比分膠著的比賽中贏球的能力,他們現在已經上升到東區第一梯隊,和邁阿密熱火隊、密爾沃基雄鹿隊、費城76人隊競爭東區頭號種子。
凱爾特人已經成為統計數據預測的東區冠軍的頭號熱門,羅威的受傷將會有何影響?我們來看一下。
羅威對綠軍的重要性
盡管羅威場均10分,低于已經離隊的施羅德,也低于球隊的替補德里克-懷特,僅排在隊內的第6名,但是這項數據并不能衡量他對綠軍的重要性。
羅威是綠軍領先聯盟的防守的關鍵人物。根據NBA高階數據,綠軍每百回合只讓對手得到聯盟最低的105.9分,遠好于其他球隊。進入2022年后,綠軍每百回合只讓對手得到104.3分,這比排名第二的達拉斯獨行俠隊要少4.5分。
在某種程度上,綠軍的防守體系是菜鳥教練艾米-烏度卡逐步建立的。他創新性的讓羅威去防守對方的大前鋒,而讓霍福德去到中鋒位上。這讓羅威不至于在擋拆回合中成為對手的攻擊點,從而可以讓他在內線提供更多的幫助。
這個策略之所以奏效有多個原因。首先是羅威的護框。盡管作為中鋒身材較小,只有6尺8寸,但是羅威是聯盟中的頂級內線防守者。在他作為球隊首發的第一個賽季,羅威場均2.2個蓋帽,排在聯盟第二位。
盡管如此,如果更小、更快的對手從外線攻擊羅威的話,這一策略可能會行不通。事實并非如此,以羅威的身材來說,他的全面性和移動能力都很好。本賽季,他進行了283次有球掩護后的換防,是聯盟中換防第8多的防守者。
很難量化羅威對綠軍防守的重要性,因為綠軍有很多優秀的防守球員。誰是綠軍的最佳防守球員?羅威還是斯瑪特?這個問題注定會引起爭論。經調整的正負值數據更傾向于羅威,他是聯盟單賽季正負值第11名。
誰來替代羅威?
綠軍仍有一線希望,他們的板凳陣容很厚,可以忍受羅威的短暫缺席。交易截止日前,綠軍重新換回了丹尼爾-泰斯,在2021年被交易前,他一直是綠軍的首發中鋒。泰斯可以幫助球隊撐到羅威回歸。
作為球隊第四的大個子,泰斯場均打13.9分鐘,雖然有一段時間被DNP,但是他可以在羅威缺席的時候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霍福德、泰斯和替補格蘭特-威廉姆斯之間,主教練烏度卡還是有足夠的選擇空間。
不過,羅威的缺席會讓球隊在攻防兩端都感受到。泰斯雖然也是多面手,但是他不能像羅威那樣護框。另外,泰斯也沒有羅威的垂直彈跳能力,后者是聯盟中頂尖的空接威脅。羅威的投籃命中率是74%,而泰斯是60%。綠軍一定還會想念羅威的高位策應能力。
羅威缺席時,綠軍可能會打小陣容。在終結時,烏度卡可能會排出這樣的陣容,霍福德成為場上唯一的大個子,搭配雙探花塔圖姆和布朗,后場則是斯瑪特和懷特。這樣的陣容更側重投射和傳導球,但是防守會受限。
羅威的治療過程是關鍵
揮之不去的問題是羅威會缺席多久,這要取決于他還有隊醫選擇的治療方法。根據受傷的程度,有幾種可能的選擇,包括讓受傷的膝蓋得到休息然后帶傷上場,就像76人的恩比德去年季后賽的情況一樣。
更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手術,但是還是有多種選擇。如果需要修復,那么可以讓羅威更好地避免將來半月板的長期后果,但是這樣一來,他就鐵定要缺席本賽季了。相反,僅僅移除半月板上受影響的部分,可以讓羅威在4-6周后復出,如果球隊在季后賽進展順利,他有望重新回歸。
對綠軍來說,羅威的短期缺陣讓東部前2名看上去不再那么吸引人了。因為那意味著首輪很可能會對陣籃網,而歐文已經獲準可以出戰主場比賽了。籃網似乎已經確定要打附加賽了,所以東區前兩名意味著很可能會在首輪對陣籃網,這樣的話,掉到第3名基本可以確保避開他們。
全力以赴的話,綠軍也不會懼怕籃網的。3月7日,綠軍在主場戰勝了同時擁有杜蘭特和歐文的籃網。羅威缺陣,綠軍很可能還是希望盡可能避開籃網。如果綠軍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打得不好,這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現在,綠軍只能希望羅威的治療進程可以讓他在季后賽回歸。這樣的話,綠軍贏得東區冠軍的機會就不會降低了。
盡管如此,羅威的缺席仍然是綠軍前進路上遭遇的不幸的突發情況。
原文作者:Kevin Pelton
編譯:南山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