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進入12月份以來,國家對于全國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斷進行優化,特別是新10條的防控政策出臺以來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作出了進一步的調整。
進入12月份以來,國家對于全國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斷進行優化,特別是新10條的防控政策出臺以來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作出了進一步的調整,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大面積的感染情況,給基層的醫療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前不久剛剛召開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國家將在今后的5年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徹底改變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以及分布不均勻的問題進行著重的改善。
經過幾年來的發展,我國已經在縣域組建了醫療共同體,并且進一步的對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進行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縣域的醫療共體大致可以分為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醫院為重要的樞紐,村衛生室作為醫療的基礎來進行的全方位診療服務,即可以滿足群眾就近治療的需求,又可以對醫療服務進行分級診療。
根據統計,我國目前已經在縣域醫療共同體組建了4000多個對于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土地診療率超過了90%,并且還有800多個市縣正在開展建設,90%以上的試點地區對于檢查檢驗結果實行的,互認不會再增加患者的負擔,進行重復的檢查,縣域醫療的共同體建設對于提升整體的醫療服務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的城鄉醫療服務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大多數優質的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對于一些縣城和鄉鎮,因為缺乏有經驗的醫生。
對于一些疑難病癥還是比較難處理的,并且存在著一些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通過此次的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將加強專科能力的建設,以及對于優質醫療人才的引進和設備的應用和一些醫療設備比較好的單位進行遠程會診可以更好的解決病人的。看病難問題,對于一些危重癥病人的搶救和疑難雜癥的治療上,具備快速的轉診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