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充分抓住國際產業分工變革的機遇,利用工程師紅利和人口紅利等眾多優勢,承接大量國際產業轉移培育出了許多優秀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目前中國已經擁有的制造大業包括31個大種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形成了從終端產品到零售部件和原材料的相關配套設備的完備產業鏈,目前中國已經有220多個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

但產業鏈的布局和分配并非一成不變,它會在區域之間來回流動,在國家之間不斷轉移,目前中國制造業的增加比重已經占到全球比重的30%左右,制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2年位居全球首位,是全球制造業的重要樞紐。
如今全球產業鏈正面臨著重塑和改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又該如何實現產業鏈的優化和升級,讓產業鏈變得更加安全,又該如何打造專屬于自己的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目前所遭遇的問題是比較多的。

從全球環境來看,中國部分的優良傳統制造業也存在著一些不可或缺的挑戰,其中馬來西亞和越南等新興經濟體也在試圖在新一輪的國際產業轉移大潮之中獲得更多的分利,從國內的形勢來看,部分產業鏈仍然依賴于國外的技術支持和原材料的支持,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可能會遭遇更多的挑戰和風險。
面對挑戰,中國需要將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而推動短板產業的發展,優勢產業的變強,增強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和連續性。

基于過去數10年的產業積累,我國憑借著大規模的市場環境和不斷形成的人才紅利,已經陸續形成更多的超級產業鏈,這些產業鏈可在關鍵時刻實現自主自控,并且擁有很強的韌性。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