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浙商銀行副行長吳建偉認為,小微金融的穩定增長主要得益于浙商銀行內在的基因、戰略與理念的定力,探索到了一條做小微金融的“5+1”專營模式,同時加速融入金融科技。都說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難題”,小微金融的發展同樣不易一直以來,小微企業貸款都因金額小、操作成本高、風險高,被認為商業模式難以持續;前兩年,不少銀行的小微金融業務曾出現“過山車”式增長,激進帶來的是不良率的高企。要想打破小微金融“一收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能否找到可持續的穩健增長模式,決定了小微金融業務的成敗。

專營機構模式是銀行成功探索的一條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小微金融“荊棘路”上,。全國第一家小企業專營支行——浙商銀行杭州城西支行誕生于2006年6月,最新數據顯示,浙商銀行的小微金融專營機構已經達到142家。
浙商銀行的小微金融業務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小微貸款連續12年穩定增長;二是,小微金融沒有出現波動,沒有出現過不良率高企,2018年3月末,小微企業不良下降到0.9%。縱觀全行業,這樣的數據非常難能可貴。
是什么讓浙商銀行沉下來實現小微金融的穩定增長?5月31日,在第166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浙商銀行副行長吳建偉提到,這一“秘訣”主要得益于浙商銀行內在的基因、戰略與理念的定力,在專營模式上探索到了一條做小微金融的“內在自驅發展模式”。
發展戰略:12年堅持小微
盡管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不斷出臺,當前我國小微企業貸款的占比仍然不高。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余額的33%,占比比上年末高0.9個百分點。全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3.4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新增貸款的39.9%,比上年占比水平低9.2個百分點。
面對小微金融面臨的風控難度大、銀行單戶經營成本高等難題,部分銀行在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方面積極性不高。這是擺在所有商業銀行面前的難題,但是并非不可攻克。
相較一味降低門檻、放寬條件的運動式做法,從開辦小企業業務的第一天起,浙商銀行就實行專業化經營,
制定明顯區別于大中型公司業務的管理辦法,構建了一座“防火墻”。
收效是令人贊嘆的。截至2018年3月末,浙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1900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的超1200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一名。
圖為浙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歷年數據
同業、零售領域
近兩年,浙商銀行還不斷拓展新的業務,在也齊頭并進。
早期,浙商銀行基本不涉及零售銀行基礎業務,從2015年提出全資產經營戰略后,才開始大力發展零售銀行業務。雖然起步較晚,但憑借優質的金融服務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浙商銀行零售銀行業務提升成效顯著,近三年客戶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80.65%。其中理財線上轉讓的功能是業內首創,與“包郵區”靈活的基因一脈相承。
2017年,浙商銀行存款增速達到16.9%,是股份行中為數不多存款呈現兩位數增長的銀行,零售成為新的增長點。同時,同業負債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截至2017年末,在A股已上市股份制銀行中,浙商銀行的同業負債占比處于中上游水平。
不過,面對新的發展環境,浙商銀行小微金融依然保持了重要的發展戰略地位。目前,浙商銀行是銀保監會三家小微業務重點聯系行之一,2017年12月,浙商銀行還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打通普惠金融供需對接的各個環節。
專營樣本:“5+1”團戰模式
在小微金融市場的“爭奪”中,各家商業銀行可謂各出奇招。
專營模式是浙商銀行小微金融形成的第一張“名片”。
根植于民營經濟沃土浙江,讓浙商銀行天然具有小微基因,經過十多年的穩打穩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在支行層面,浙商銀行設立了“5+1”專營團隊,專司服務小微企業之職,這種“團戰模式”很有威力:可以實現產業集群開發,形成規模經濟,在提高收益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什么是“5+1”專營模式?
那么浙商銀行設立小企業專營機構時,至少要組建“5+1”位專職人員,即5名3年以上授信經驗的小企業骨干客戶經理和1名風險經理,隨著機構成熟,“5+1”又會轉變為“(5+1)+N或*N”。
在“5+1”模式下,5名客戶經理的攻擊力卻遠遠大于“5”:可以靈活排列組合,可單兵作戰,亦可集團作戰,讓小微金融業務快速形成規模效應。
截至2018年3月末,浙商銀行小微金融已搭建了千余人專業團隊,將專營機構經營模式擴張至14個省市,共設立了142家小企業專營機構,小企業客戶經理平均管戶余額約1.2億元。
“5+1”團隊專營模式還實現了在源頭上把控授信風險。
“從我們十年來的摸索經驗來看,小微企業絕不是風險控制領域的洪水猛獸;只要通過妥善的風險管控、持續性地創新,小微金融就能做到商業可持續。”浙商銀行副行長吳建偉表示。
銀行服務小微企業如何著眼未來?
吳建偉指出,一方面,浙商銀行主動對接特色小鎮、高新開發區等平臺,加碼新興產業。到今年3月末,對八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較年初新增42.43億元。
人才要素與金融要素結合模式
另一方面,浙商銀行率先探索,率先試點“千人計劃”人才服務銀行業務(即“人才銀行”),設立人才特色支行,根據高層次人才的差異化投融資需求,提供包括初創期信用貸款、貿易結算、并購重組等系列綜合服務。
打破小微難題:加速融入金融科技
浙商銀行的小微金融還有另一張名片“金融科技”。
2018年3月,銀監會發布《關于2018年推動銀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打破信息不對稱、成本高、風控難等難題,離不開金融科技。
浙商銀行小微金融對金融科技的運用,體現在了多個層面。在產品創新上,浙商銀行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幫小微企業簡化審批材料、節省審批步驟。
早在2016年,浙商銀行就推出了線上小微企業貸款產品——點易貸。小微企業客戶只需要通過手機APP,幾分鐘內就可以完成貸款的申請。一年時間,浙商銀行已經累計授信“點易貸”近1萬筆、近10億元。
一款產品并不能解決所有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目前,浙商銀行已研發出40多種小微貸款產品,涵蓋抵押類貸款到信用類、單戶服務到供應鏈金融、階段性培育到覆蓋全生命周期,形成信貸、投資、結算一體化綜合服務,打造了一個“小微金融超市”。
浙商銀行還將金融科技廣泛運用于小微業務風控。
針對小企業筆數多、金額小,貸后管理工作量大、效果不佳,浙商銀行開發了“小企業貸后風險監控及處置模塊”,自動識別客戶征信異常、法院查凍扣信息等預警信號,讓貸后管理的處理集中化、自動化。
服務小微企業之路永無止境。浙商銀行小微金融的愿景,是打造“小微企業貼心服務銀行”。“通過我們的金融孵化,使今天的小樹成為明天的參天大樹,讓小微金融的前程越走越好。”吳建偉說。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