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這又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令人奮進的時代。對新能源領域(這里指動力電池業與新能源汽車業)而言,這是一個「三元在手,天下我有!」的時代。

動力電池界,世紀之交期間,國內浮現了第一批鋰電池生產企業,東莞的寧德時代(前身ATL),深圳的比亞迪與比克,天津的力神,堪稱中國鋰電界「四絕」。
新能源汽車界,目前全球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的比亞迪、蔚來,德國的大眾、寶馬,美國的特斯拉。
而這些企業的進展歷程,說明了一件事兒: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事情上,掌握主動權,永遠都是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抉擇,一旦陷入被動,將會腹背受敵,裹足難行。
曹孟德式「挾天子以令諸侯,執天下牛耳!」的戰略方針,同樣適用于國內外目前較為復雜的新能源汽車領域。
一句話,誰能執掌當下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的主動權,誰就能在當今汽車工業的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
2018年開始,電池行業巨頭寧德時代,前后與寶馬、上汽、東風、廣汽、江鈴、吉利、比亞迪等多家新能源電動車企達成合作,合資建設多家動力電池工廠。
2019年6月7日,豐田汽車宣布將原計劃在2030年實現年銷量550萬輛電動車的計劃提前了5年,目標在2025年實現上述計劃。
2019年6月12日,瑞典Northvolt公司宣布10億美元在瑞典謝萊夫特奧建立歐洲首個鋰離子電池超級工廠Northvolt Ett,參與Northvolt Ett投資的有大眾、寶馬等車企巨頭。
2019年7月9日,中國保定蜂巢能源舉行了一場戰略公布會,蜂巢能源總經理楊紅新宣布,到2025年要在全球范圍內建成120GWh的動力電池產能。
其中,在國內將興建76GWh的產能,歐洲將興建24GWh的產能,北美有20GWh的產能建設意向,魏建軍個人100%控股。
國內外車企的這一系列大動作,就為了一件事兒:在汽車工業百年不遇的大變革時期,掌握行業的主動權。
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這些行業巨頭,之所以如此著急著掌握主動權,就是已有前車之鑒,不想重蹈覆轍。
先來看看昔日國內動力電池的行業巨頭比克,作為深圳的老牌子,從一開始的國內行業「四絕」,到2017年停止春秋招,再到2018年尚以1.77GWh的裝機量維持國內市場第六位的尷尬局面,然后到2019年,國內前十強都找不到其身影了,且公司種種惡跡開始顯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凍。」
從一開始只做圓柱形動力型電池,且是唯一產品線,就注定了比克只能是輝煌一時的「日不落帝國」。
不管是從事物的進展規律,還是商業的進展本質來講,圓柱電池都不是為車而生。圓柱電池之所以紅極一時,不過是電動汽車進展初期,軟包工藝與方形電池的技術不成熟的前提下,車企「矮子里面拔高個兒」的無奈之舉罷了。
再從財務來看,據知情人透露,比克拖欠員工工資幾乎是常態,一拖就是一兩個月,再就是年底裁員之舉,弄得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群雄并起」的時代,民心所向,方成大事,失去人心,焉能不敗?
從市場來看,比克的市場份額,幾乎100%由江鈴、海馬、小鵬和眾泰等車企占領。而這些客戶,在國內市場,尚可牽強「茍活」于三線車企之列??稍凇负笱a貼時代」,國際品牌強勢殺入國內新能源市場之后,其基本毫無招架之力,只能淪為「炮灰」。
客戶都淪為了「炮灰」,如何能為上游供應鏈回款?沒有錢,就意味著資金鏈的斷裂。「成大事者,不只在于錢,可也不可無錢!」
「沒錢,意味著沒糧,無錢無糧,如何打仗?」昔日的沃特瑪,便是「血淋淋的教訓」。
雖說,巨頭抗風險能力強,可強,不代表就沒風險,低調、含蓄的曾毓群,如何看不明白這一點?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