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當下,實體書店經營陷入一個“怪圈”。

據北京開卷的最新數據,2019年上半年圖書銷售市場同比上漲10.82%,網店渠道增速有所放緩,但依然保持高增長,同比上升24.19%。
現實中卻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實體書店業績不斷下滑,但新店面數卻不減反增。
現任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郝大超對《靈獸》表示,“這中間,一部分原因是和相關政策的支持,更多的還是經營者自身的情懷和理想主義。從實際經營來看,大部分書店都是以圖書為核心的綜合運營,創收來源和盈利點并不在書籍本身。”
隨著京東等電商的不斷發展、崛起,網購成為書籍消費的首選。電商的沖擊,門店經營的高昂成本,實體書店開始謀求“突圍”,并不斷探索、嘗試。
1
“新書店”不斷涌現,各具特色,或“不打烊”,或與餐飲、文創甚至是教育培訓等相結合,不一而足。
“咖啡+書籍”似成業界標配,這種經營探索,其實三聯早已嘗試。
1996年,三聯韜奮宣布開業,并率先革新,在書店的基礎上引入咖啡廳,打造綜合文化場所。
2010年8月,三聯美術館東街店迫于經營壓力,與雕刻時光簽署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解決客流問題,帶動咖啡和圖書的銷售。
郝大超表示,“咖啡和書店的并行,僅是一種業態融合。以三聯韜奮三里屯店為例,咖啡的經營面積很小,對應到營收貢獻,整體不超10%。未來,究竟哪種結合形式更適宜書店發展,現在無法蓋棺定論,因為整個行業都在不斷摸索前行。”
近年,三聯書店在“不打烊”上有過多次探索。2014年,三聯韜奮美術館東街店,宣布不夜經營,成為北京首家(2011年已倒閉的書店光合作用除外)全天不休的書店。但經過4年短暫經營,其已于去年對外公告,裝修升級、閉店改造。同年6月,五道口店也宣布停業、易址經營。
“24小時經營作為一種探索,有其合理性。晚上12點到1點是一個閱讀小高峰。但受商圈、人流和消費等因素制約,北京適合‘不打烊’營業的位置并不多,三里屯是其中之一。但隨著消費者的改變,很多店面經營調整,業已轉變。”郝大超稱。
而同樣曾以“不打烊”作經營嘗試,但無“實力”背書的page one(亦稱“葉壹堂”)2016年年底被曝“經營危機”,其地區兩家書店(又一城店和海港城店)全面停業。這在某種程度上宣告其在業務的全線潰敗。
且相關報道中,還曝其拖欠多家出版商、印刷和工程公司欠款,遭數家公司聯合起訴。2017年5月,Page One被文傳公司新經典文化全資收購。此外,內地業務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成都店和北京國貿店業于近年先后執笠。
事后,業內人士評論稱:“版權保護的缺位,電商的沖擊,高租金都是原因所在。一般選址商場,租金占三成,經營獲利實屬不易。甚至營業初期,就有人明確指出:“雙倍的營業時間意味著雙倍支出,24小時違背商業邏輯。如果客流無法提升,虧損只會更加嚴重,最終淪為免費圖書館或自習室。”
在圖書行業,“新嘗試”一直不斷。
很早之前,實體書店就一擁而上,探索電商。“但鮮有成功者,大多試水后便不了了之。首先,倉儲和物流成本極大,這并非書店所能負擔。其次,少有人愿意為購買一本30元的書去額外支付8元運費。電商是規模經濟,對于書店來講,沒有高流量和高訂單量,很難盈虧平衡,何談盈利。”郝大超稱。
2
不同品牌、不同書店,各自經營理念均不相同。
通過“重點推薦區域”,可以了解其選品邏輯和經營特色。以書籍實際占比,可粗略歸納出兩種發展方向,以鐘書閣為代表的“混業經營”和言幾又模式的“多元化發展。”
鐘書閣以“最美書店”為標簽,堅持“美學、設計和體驗”的同時,聚焦書籍本身,踐行“將書店做成書店,成為讀書人的歸宿”的宗旨。創始人金浩于公開演講中表示:“書店經營和坪效提升的關鍵還在書籍本身,消費者進店消費隨機性很大,絕大多數會選擇網購。現實情況里,也只有看到好書,自己中意的書,消費者才會產生購買欲望。”
因而,鐘書閣為保品質,一直深耕不輟。不僅組建專門選書團隊,嚴選把控,而且優先與名家名社合作,例如古典名著,只選中華書局或商務印書館版本。
此外,鐘書閣還存在個性服務,如“秘密書架”,專門用來存儲讀者在店內購買的書籍,甚至還有“上門打造書房服務”,用以提升會員粘性。
而近幾年名氣炙手、多選址商場的言幾又,“誠品氣息”十足。
言幾又以書為中心發展的同時,更像生活方式體驗館,融入了很多碎片場景。文創、照相館、插花工作室、木作手藝等這些看似與圖書毫不相關的業務均在言幾又得到完美呈現。這些業態,通過聯營形式而存在,負擔租金的同時,也提升了門店客流和圖書銷售額。
甚至言幾又也一直不斷更新、不停嘗試,時常聯合品牌,組合營銷。最近,其又與“問答社區”知乎戰略合作,共享會員數據,試水“新零售”。
線上,雙方共同鑄造“言鹽會員”體系,開辟更具創意和獲得感的閱讀、文化消費場景。線下,落地言鹽問答空間,精選知乎高品書單,并結合“掃碼猜書”的互動形式,融入問答和付費資源,實現立體式閱讀方式的打造和引領。
以聯名和跨界,在會員管理和資源盤活上,推陳出新。覆蓋自身基礎會員的同時,做消費觸達,實現知名度和傳播力的提升。
3
現實中,離開者眾,入局者亦不少。眾多起步于線上的玩家,紛紛邁步線下。
2018年2月,當當網開始探索并布局新業務,并于重慶解放碑開出首家O2O會員店,主打“低價折扣”,期望通過自身過億用戶、海量數據和低價采購優勢,角逐線下業務。
同年12月,全網坐擁3800萬粉絲的頭部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首店落地廈門。
以社群和讀書會聞名遐邇,并帶有“互聯網基因”的樊登書店,業已開出5家。通過APP提供會員服務,帶領會員向線下拓展。基于線上社群,其線下書店不僅提供創業、管理相關工具書籍,同時還設有讀書分享空間,不定期舉辦活動。
但從經營和發展本質來看,十點讀書、樊登書店等所謂帶有“互聯網基因”的書店,大多由于線上弊病,轉而向線下尋求新流量入口,解決用戶增長瓶頸,引導用戶消費變現。
不論怎樣,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和行業性的頹勢,均使得實際經營者進退維谷。
想要單純靠售賣圖書生存,實為艱難。如何不偏經營本質,并以圖書為核心,進行多業態、互哺式發展,也許才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現今,以Kindle為代表的新興力量,于媒介和體驗層面進行顛覆式創新。這讓本就不容樂觀的圖書消費環境,更為嚴峻。今年以來,亞馬遜不斷調整業務,并于不久宣布退出市場,只保留電子書業務,不再出售紙質書籍。
郝大超表示,“實體書店和紙質書籍,自有其存在價值和意義。如同人們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重新迷戀并推崇手工一樣。”
但即便如此,實體書店的未來,依舊任重而道遠。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