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本次論壇圍繞“增長與養老”“政策與制度”“政府、社會、企業”“傳承與創新”等議題展開研討。
中國的老齡化已經到來
2018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5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67億人,占總人口的11.9%。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中國老齡化的規模史無前例,老齡化階段與發展階段錯位程度在人類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目前,中國仍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長十分重要,養老保障問題也日益突出,“既要增長又要養老”,成為中國的現實選擇。
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洪騰指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不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大都面臨未富先老的問題。
挪威的養老經驗值得借鑒
挪威在1997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后,GDP仍保持了年均2.5%的增長,比其他高收入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后的平均增速快1個百分點。因此,挪威應對老齡化問題的經驗,值得中國學習借鑒。
挪威城市區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特斯理指出,挪威已經建立了一個較好的福利制度,以此確保所有的公民都能夠公平的獲得福利,滿足所有公民的共同權利、普遍的權利,挪威強調包容性的、普遍的權利,要確保解決所有人生活中面臨的困難。他同時指出,面對人口結構變化,挪威也面臨財政可持續的挑戰。避免財政出現大規模的赤字,需要建立相應的策略和機制。
挪威工作福利局顧問畢恩史達特則介紹了挪威從2012年開始實施的養老制度,他分析稱,挪威舊有養老金制度面臨的挑戰是,領取養老金的人數不斷增多且養老金平均水平不斷上升,對老年人的工作激勵不足,養老金的財政可持續性受到挑戰。養老制度改革的目標是為了減少養老金開支,調整結構,使養老金支出和養老金體系更有持續性。其中最大調整是把養老金支付金額和整個職業收入掛鉤;采取彈性退休政策。此外,設置了新的指數化規則,使養老待遇和整個收入水平掛鉤并使二次分配對弱勢群體更有利。
中國應對老齡化要形成各方合力
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會長陳嘯宏指出,老齡化是客觀存在和客觀趨勢,要利用其積極因素,把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
一是要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結合起來;
二是要把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即便是居家養老也要社會化,用社會提供的服務解決;
三是要把政府的職責和市場的活力結合起來。政府保基本,充分發揮市場活力。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會長宋曉梧分析稱,面對“銀發浪潮”,中國經濟與社會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
第一,在人力資源與就業上,要從大國轉向強國,從低勞動力成本競爭轉向創新發展;
第二,在養老保險上,要盡快實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同時構筑多層次職工養老保險體系;
第三,在老年康養體系建設和兒童福利體系建設上,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加大投入,擴大相關服務供給;
第四,在消費結構上,老年人消費占比大幅度提升,要做好相應的準備。第五,在文化與倫理上,社會步入老齡化也需要理念轉變。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田雪原則提出,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沖擊是雙向的,需要未雨綢繆,尋求興利卻弊的發展思路和對策。
一是堅持就業優先方針,釋放“后人口黃金時代”尚余的人口紅利;
二是勞動力就業以數量換質量,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三是深化養老保障體制改革,提振消費對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