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近期,廣汽豐田和日產汽車公布的5月銷量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存在差異,引發了外界的質疑,涉嫌造假。盡管兩家車企對此作出了回應,但并未消除人們的疑慮。
據報道,廣汽豐田在6月1日公布了2023年5月中國汽車銷量為77534臺,聲稱同比增長10.7%。然而,根據廣汽豐田去年發布的公眾號文章顯示,2022年5月的銷量為83800臺,按此數據計算,2023年5月的銷量實際上同比減少了7.48%。

對于這一疑慮,廣汽集團回應稱,廣汽集團公告中的統計口徑一直沒有變化,但公眾號上發布的宣傳稿的統計口徑則不同。公眾號上發布的銷量數據可以是批發銷量、零售銷量,或者是上險銷量。
換句話說,廣汽集團在公眾號的宣傳稿中,可能特意選擇了有利于自己的零售銷量數據來發布,以此計算,確實可以得出2023年5月銷量同比增加10.7%的結果。
日產汽車方面,官方在6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區銷量為6.6萬輛,聲稱同比增長10.7%。然而,根據日產汽車自己發布的數據,2022年5月中國區銷量為6.88萬輛,按此數據統計,2023年5月銷量實際上同比減少了4.07%。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日產中國在數據表格下方特意注明了“上述表格內乘用車為零售銷量數據,輕型商用車為批售銷量數據”。
據了解,自2022年10月起,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銷量不再納入日產中國區的統計范圍。換句話說,日產公布的2022年5月銷量中包括了東風商用車和鄭州日產的銷量。因此,在與今年的銷量數據進行對比時,理應同樣減去東風商用車的銷量。
按此統計,日產中國2022年5月的銷量實際上為59,685輛,與2023年的66,096輛相比,的確同比增長了10.7%,數據是真實可靠的,并不存在問題。
然而,盡管5月份的銷量有所回暖,但日系車今年在國內的累計銷量相較往年已經出現了不小的下滑。根據MarkLines全球汽車產業平臺的數據,2023年1-5月,日系車在中國的銷量為1,057,880輛,同比下降了17.0%。其中,日產中國的銷量為289,370輛,同比下降了23.5%;廣汽豐田的銷量為375,097輛,同比下降了8.3%。如果日系車在新能源汽車轉型方面繼續“躺平”的話,其銷量數字可能會進一步減小。
日系車銷量下跌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產品更新緩慢,缺乏競爭力。日系車一直以來以穩定可靠、節能省油而聞名,但在當今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下,這些優勢已經不足以吸引年輕消費者。日系車在外觀設計、科技配置、智能化方面顯得較為保守和落后,難以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體驗的追求。
其次,電氣化轉型進展緩慢,失去先機。中國作為全球最早提出全面電動化汽車的國家,日系車的銷量下滑也部分是因為其在電動車領域的布局不夠充分,受到燃油車整體銷量下降的影響,導致日系車銷量受到困擾。目前,日系車在國內推出的純電動車型相對較少,而且產品力表現一般,難以與自主品牌和其他合資品牌競爭。雖然日系車在混動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市場份額仍面臨被侵蝕的風險。
第三,品牌形象受損,消費者信任度下降。日系車在國內市場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但也遭遇了多次危機。從2005年本田發動機門事件,到2012年釣魚島事件引發的抵制日貨運動,再到近年來的多起召回事件和質量問題,都對日系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消費者對日系車的信任度和忠誠度也隨之下降,轉而選擇其他品牌。
綜上所述,日系車銷量數據出現差異并非造假,而是由于統計口徑的不同。然而,這也反映了日系車在國內市場面臨的困境和挑戰。要想扭轉頹勢,日系車必須加快產品更新和電氣化轉型的步伐,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形象,重新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只有如此,日系車才能在中國市場重新找回增長的動力。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