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跑步的目的不同,那對于跑步訓練的要求也就不一樣了。如果是為了健康而跑步,那你只需要保持規律地適量跑步就夠了。如果是為了參與馬拉松而跑步,除了堅持不懈地訓練外,你還需要更加全面的系統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達到目的。
由于馬拉松是一項長時間高強度的極限運動,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儲備,那么抽筋,受傷,退賽等異常情況隨時都會發生。即使拼盡全力到達終點,也是一場不愉快的經歷。
馬拉松備賽的周期數據
沒有足夠訓練,沒有足夠跑量就不要輕易嘗試馬拉松,那么究竟需要多少訓練量和多長時間的準備才能參加馬拉松呢?
1、備賽時間
從實踐角度看,初次跑馬者,參加全程馬拉松賽需要具備8~12個月的持續性系統訓練,對于已經參加過馬拉松且長期堅持跑步的資深跑者,至少需要6個月的系統訓練,最短備賽時間不得少于3個月。
如果參加半程馬拉松,初次跑馬者,需要持續性系統訓練3~6個月,對于資深跑者,至少也需要2個月的系統訓練,最短備賽時間不得少于1個月。
2、備賽跑量
參加全馬比賽,理想月跑量應當達到200~250公里,至少也需要達到150~200公里;
參加半馬比賽,理想月跑量應當達到120~150公里,至少也需要達到80~100公里;
全馬比賽前的1~2個月至少應當跑過一次30~35公里,跑半馬前的1~2月至少應當跑過一次10~15公里。
馬拉松訓練和健康跑的區別
每天只做LSD訓練基本上只屬于健身的范疇。長期堅持長距離慢跑,達到了健身的目的。但要想順利完成馬拉松賽,還是遠遠不夠的。
馬拉松訓練要用周期訓練的思想制定訓練計劃。人的競技狀態具有周期性,階段性的規律。想要在馬拉松賽中健康完賽,就得用周期訓練的思想,系統地,以一定邏輯,循序漸進的訓練。
冬季訓練的四個階段
要想參加上半年的跑步季,在賽前的3~4月就必須安排好冬季的訓練內容。一般來說,認真準備一場馬拉松,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1、基礎階段
對于每個跑者都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這階段主要是發展身體的有氧能力,利用低強度,長距離訓練強化身體機能。尤其是讓下肢肌肉肌腱逐漸得到強化,避免后期因跑量增加和配速提升帶來運動損傷。
強度可控制在平時跑LSD時的強度;訓練頻率在每周3~4次,隔一天一次,周末可安排一次長距離LSD拉練;每次訓練時間在30~150分鐘。
2、進展期訓練
經過基礎期訓練,跑者的有氧能力已經形成。此時,在這個階段需要加入新的刺激才能進一步提升整體能力。最大攝氧量能力的提升在該階段將變得尤為重要。
這個階段訓練主要是以間歇訓練為主。通過間歇訓練讓一組訓練導致的疲勞得到一定程度恢復,同時不讓疲勞完全恢復就進入下一組,以提升我們的有氧代謝能力,讓跑者在跑步時更加輕松。
3、巔峰期訓練
如果想提升比賽時的配速,就需要訓練其在高配速下抗疲勞的能力。在高配速時,乳酸的生成量大于分解量,乳酸堆積,身體進入疲勞狀態。如果將配速正好保持在乳酸產生量與分解量相等的那個區間,那么跑者將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奔跑,而且能夠避免身體因乳酸堆積而造成的疲勞。
訓練總量為進展期的60%;訓練頻率為每周2~3次;訓練強度以最大心率的89%~92進行訓練,如果配速達到要求了,但心率較高,可以降低強度;訓練時間上,連續至少奔跑20分鐘。
4、競賽期訓練
圍繞比賽和適應比賽展開。訓練量開始減少,讓身體逐漸恢復過來,并適應比賽的強度,為即將到來的比賽做好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
訓練量為巔峰期的60%;訓練時間控制在每次40分鐘~110分鐘;訓練強度,心率控制在最大強度的80%~88%。
更高效的進行馬拉松訓練,不僅要積累跑量,更要把不同的配速有機組合。輕松跑時主體,然后是配速跑,抗乳酸跑,間歇跑和沖刺跑。速度越慢的訓練,往往安排在備賽初期,所占跑量比重較大。而速度越快的訓練我,往往安排在備賽中后期,所占跑量比重越少。合理安排不同速度的跑法,就可以全面發展人的機能能力。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