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畢竟,在越發殘酷的存量競爭時代,站穩腳跟,幸免倒塌式的下滑,才是各大車企當前的第一要務。
尤其是,在過去十多年中,順風順水的中國車市從未面對過如此大幅度的整體滑坡。

這就更加對車企的危機治理能力提出了嚴重的考驗。
用求穩、務實的態度面對挑戰,而非一味為了“面子”死撐;務實下調全年銷售目標,這種“以退為進”的舉措,將為企業保證長期健康經營提供了理性面對市場的基礎。
而這,更是中國汽車企業越發成熟的標志。
吉利、長城相繼下調全年銷量目標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調了年初時對2019年汽車銷量的預判。
經過重新評估,中汽協預估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約為2668萬輛,同比下滑5%,較此前預估的2800萬輛下調132萬輛。
其中,乘用車預計銷售約2244萬輛,同比下滑約5.4%;商用車預計銷售約424萬輛,同比下滑約3%;新能源汽車預計銷售約150萬右,同比增長約19.4%。
另據乘聯會發布的7月前三周零售市場表現顯示,乘用車車場整體銷量跌幅依然維持在11%左右,市場形勢依然嚴重。
對此,以吉利、長城為首的主流車企也針對下半年的形勢作出了快速響應,從全年的戰略層面上,對銷量指標作出了調整。
其中,吉利汽車將原定的151萬輛年銷量目標下調10%,至136萬輛。
長城汽車也將原定的120萬輛年銷量目標下調約11%,至107萬輛。
根據汽車行業慣例,由于季節因素、消費習慣等的影響,車企往往會按照45:55的比例來設立全年銷售目標。
從上半年成績來看,吉利上半年65.2萬輛的銷量只能實現原目標43.2%的達成度;而長城49.3萬輛的上半年銷量,也只完成了原目標的41.1%,低于45%的上半年合格線。
但如果按照下調后的全年目標來看,吉利上半年的完成度則為47.9%,長城完成度則為46.1%。其在下半年完成全年計劃,難度應該不會太大。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據吉利公布的半年業績預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66.7億元,同比減少40%。長城方面,上半年預計公司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降58.6%。
由此不難看出,兩家車企上半年在盈利上的承壓和波動,遠較銷量表現更大。
因此,在下半年,不再盲目沖高銷量,合理調整全年銷量目標,顯然是一種更為務實的舉措。
以退為進,持續健康的經營比銷量更重要
回憶上半年車市各系別形勢不難看出,自主品牌整體份額浮現下降,甚至跌破40%的市場份額紅線,而日系上升,德系借SUV增量維穩的局面已然形成。
可以預見的是,這種趨勢在下半年發生根本性扭轉的機會可能并不大。
事實上,過去眾多車企放棄利潤,死保銷量,主要是為了維持產銷的相對平衡,在保證規模效應的同時,借由一定程度的增長來保證市場份額不被競爭對手蠶食。
然而,在市場銷量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企業即便產銷停止增長,仍有可能保持份額的相對穩定。
因此,對吉利、長城這種主流中國品牌來說,務實調低銷量目標,并不意味著市場份額就一定會相應下降。
反而,通過降低銷量目標,可以給經銷商減壓,幫助經銷商保證合理的利潤。
尤其是在上半年國六切換,價格體系受沖擊之后。這種讓經銷商恢復“造血能力”的務實之舉,則顯得尤為重要。
同樣,從車企的角度來說,降低銷量目標,一定程度也緩解了企業對銷量業績的壓力,反而可以讓企業將精力專注到如何提升服務、提高健康經營指標上來。這也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舉措。
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
從吉利和長城相繼下調銷量目標,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汽車品牌的成熟度正越發提升。
尤其是他們不再盲目追求銷量,不再單純為了銷量而過度放棄利潤,這都是企業成熟的標準。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