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前段時間我已經發布了ThinkBook 14s的評測(點此查看),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外觀符合當下年輕人群的口味、同時具備很多時尚輕薄本沒有的專業商務素質,使用體驗很好。而把ThinkBook 14s當作主力辦公用機是偶然的決定,而這還是來自于女同事的一則微信。

夜深了,女同事發來微信:在嗎?正在吃薯片、喝可樂、玩游戲的我心情突然復雜,難不成春天要來了。我猛吸一口可樂,咽下最后一把薯片,回道:在,不忙。女同事:新買的電腦怎么激活Office?送分題啊,我回道:有微軟賬戶嗎,沒有的話先注冊賬戶,登陸網頁用郵箱注冊,要注意……我滿意的將長達一屏的操作步驟發過去。女同事立刻回道:好復雜,你遠程協助我吧。我瞬間心情再次復雜,我的臺式機在公司,我沒有筆記本,我只有PS4。第二天,女同事的Office已經激活,是鄰座小哥操作的,據說還是上門指導。于是,我用上了ThinkBook 14s。
好吧,故事是我編的,但我確確實實用上了ThinkBook 14s。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下這段時間以來的使用感受。
01 原來工作可以如此簡單
說實話,ThinkBook 14s真的比我們一般見到的商務辦公本好看太多了。鈦灰銀配色特別顯年輕,整體設計很簡約,三面金屬機身的手感也非常好。除此之外ThinkBook 14s還有獨特的五段式鉸鏈轉軸和基于肩檐設計的邊角,好看又實用。外觀部分就不詳細展開了,大家可以看評測。下面我從開機開始聊ThinkBook 14s在工作中的使用感受。
采用簡約設計的三面金屬機身
由于之前評測過,所以ThinkBook 14s存儲著我的指紋。我按下電源鍵后并把手拿開,ThinkBook 14s啟動,并且在登陸頁面識別到我的指紋,進入桌面。注意,在登陸頁面時,我并沒有觸摸指紋識別,為何就識別到指紋呢?ThinkBook 14s采用了電源鍵集成指紋識別設計,它不是簡單的物理集成,同時還在邏輯層面進行了優化。傳統電源鍵集成指紋識別設計的邏輯是:按下電源鍵開機-等待識別指紋-識別成功、進入桌面。ThinkBook 14s的邏輯為:按下電源鍵開機、同時采集指紋-登陸界面讀取采集的指紋-識別成功、進入桌面。這樣一來,我只需要按一下,即可完成開機+指紋識別兩項操作,而其他采用類似設計的筆記本需要兩次操作。ThinkBook 14s的這項設計極為方便,為一天工作開了個好頭,嘿嘿嘿。
電源鍵集成指紋識別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碼字,所以非??粗劓I盤。ThinkBook 14s的鍵盤手感很不錯,碼字不累,回彈也比較跟手,用著舒服。雖然沒法和外接鍵盤比,但用起來沒啥槽點。觸控板也非常好用,當然我還是會外接鼠標。不過開會的時候觸控板用的多,很順滑、很跟手。
USB,準確的說是USB TYPE-A,無疑是目前最為普及和流行的標準接口。即便USB TYPE-C有取而代之的趨勢,但在短時間內,在大量外接設備還無法完全過渡到TYPE-C的情況下,電腦或其它數碼設備上TYPE-A型USB依舊會是最主流的接口。
不過在使用電腦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插USB線或設備的時候經常插很多次都插不進去,最終還需要確認一下正反向才能插進去。
相對比之下,傻瓜式插拔的TYPE-C型USB就方便多了。那么在座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何TYPE-A型USB在設計之初并未采用可正反插的方式呢?
01 原因一:設計思維
其實“從古至今”的各類標準接口,在防呆設計上都普遍采用了“不兼容的物理設計”方式。在接口設計之初,正常思維不是考慮正反插,而是考慮“反著插肯定插不進去,所以不會刻意去設計成可正反插的樣式”。
比如電腦上各類標準接口,網線口、DP口、HDMI口、老一些的如VGA接口、PS2接口等等,都采用了不兼容的物理設計方式。如水晶頭上的凸起、HDMI上寬下窄的異型設計、VGA的針位錯列、PS2接口/DP接口的缺口設計等等,都屬于不兼容式的物理防呆設計方案。
接口通常使用形狀或物理防呆設計來區分正反
事實上,TYPE-A型USB也屬于不兼容式的物理防呆設計方案,它利用上下不一的厚度防呆設計幫助用戶判斷正確的插入位置。但是,與上述那些相對更加明顯的防呆設計相比,TYPE-A型USB的失敗之處就在于,它的防呆設計不明顯,且使用了規則的矩形設計。其最大敗筆不在于只能單向插,而在于不能通過觀察外表和觸摸,簡單而快速的區分正反之后實現盲插。
因此很多時候在插入USB線的時候,往往盲插很多次都插不進去,還是要費力再去確認一下正反向才能順利插入。
02 原因二:技術變遷規律
除了設計思維層面的原因之外,TYPE-A型USB之所以在設計之初并未考慮正反插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接口技術。
事實上,所有技術的發展都是具有延續性的,這也意味著技術進步或突破方面,創新要比創造更加容易一些。在技術發展的最初階段,最先要做的是設計出一個原型,至于優化性能、結構、外觀、甚至是用戶體驗,往往都是后續技術成熟之后才會去做的事情?,F階段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智能機器人領域。
說回到USB接口。TYPE-A型USB所處的數據傳輸技術領域也是按照上述模式在發展。USB接口出現主要是目的是要設計一個通用的外設接口,用一個接口解決PCI這種內置的、不好插拔的接口的數據傳輸問題;將PS/2、串口、并口這些規格不同、五花八門的接口整合到一起,同時解決這些針式接口容易損壞的問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