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綜合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下。70歲碰瓷王被刑拘,花式索賠自稱“打假英雄”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標題:70歲碰瓷王被刑拘怎么回事?70歲老人是怎么碰瓷的事件詳細經過曝光
四海網訊:5月7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因涉嫌敲詐勒索,在當地碰瓷商戶近十年的“杜大娘”于近日被刑事拘留。通報發布后,很快引發關注。不少天津商戶留言稱,自己就曾被“杜大娘”敲詐,卻只能“有苦說不出”,盡量躲著她。事實上,根據警方調查,“杜大娘”在天津110報警平臺上累計報警達351次,利用打砸辦公室、隨地大小便等行為逼迫商家甚至執法部門,已達成索賠目的已成為她的拿手好戲。
如此這般“胡攪蠻纏”的“維權”方式何以持續了近十年才被叫停,成為不少人最關心的問題。對此,一名一線民警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了原由:碰瓷者往往年事已高,且敲詐的數額一般較低,往往達不到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所以警方也只能是主持雙方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很多商家為了繼續做生意,不想繼續耗下去,只能賠錢了事。”
碰瓷大小商家近十年 天津70歲“碰瓷王”被刑拘
5月7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通報一起敲詐勒索案。70歲老人杜某某因在河北區大肆對商戶進行敲詐勒索,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后經調查,過往近十年時間里,杜某某累計報警高達351起。其依仗自己身患多種疾病,多次敲詐勒索天津市六區及環城、薊州區等地的超市、飯店、商場、藥店、醫院、旅館、美容美發店等,致使商戶聽見“杜大娘”之名就膽戰心驚。日前,杜某某及其團伙四人因涉嫌敲詐勒索涉案20余起被公安河北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通報稱,經天津市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統計發現,自2016年到今年4月,大大小小共11家商戶都曾遭遇過杜某某的索賠要求。2019年4月24日,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情況匯總后報警。
接警后,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墻子派出所民警逐一對每一起案件進行了走訪調查。經了解,杜某某今年70歲,家住河北區一號路,丈夫早年去世,她因詐騙有過兩次被判刑的入獄記錄。因為她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囊腫、骨關節炎等15種疾病,行動不便的她外出都要乘坐輪椅代步,陪她出行的則是兒子、兒媳或是鄰居劉某。
日前,杜某某及其團伙四人因涉嫌敲詐勒索涉案20余起已被公安河北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初步估算,涉案金額在4萬元以上,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自稱“打假英雄” 曾累計報警351次
警方通報中提到,民警經過匯總發現,110報警平臺上記錄顯示,杜某某累計報警高達351起。近十年來,杜某某依仗著自己身患多種疾病,在天津市六區及環城、薊州區等地的超市、飯店、商場、藥店、醫院、旅館、美容美發店等地以購買食品進食以后身體不適、在醫院治療后沒有療效或吃藥后身體有不良反應、在經營場所內滑倒摔傷等各種理由,以滯留不走、在經營場所內公開大小便、打砸物品、阻攔其他顧客正常購物等手段敲詐錢財,如遇公安機關和市場監管部門介入則在辦公區滯留,隨地大小便、打砸辦公室用品等手段,逼迫公安機關處警民警或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商家“賠償”。
久而久之,杜某某不僅成了市場監管部門的“???rdquo;,其面孔也早已被經營小門臉的商戶們所熟悉,大家見到她都會警覺起來,拒絕向她賣東西。然而,杜某某自有對應之策。她授意兒子兒媳以及鄰居前去購物,她再拿著購物小票以及商品到店里去鬧,索要賠償。其中一起到超市購買午餐肉罐頭的案件中,杜某某自知自己和團伙出鏡率太高,還特意安排團伙成員幫忙打了一輛出租車到超市門口,讓出租車司機幫他去買的午餐肉罐頭。此次被刑拘后,面對審訊,杜某某仍自詡“打假英雄”,狡辯自己是在維護消費者利益。
被碰瓷商家有苦難言 紛紛提問:為何現在才抓她
河北區公安分局的通報一經發布,很快引發熱議。
在天津紅橋區經營一家店鋪的王先生介紹,自己家的商鋪早在2015年就曾被“杜大娘”碰瓷,套路與通報如出一轍:買了東西后就說商品質量有問題,要求退款賠償。一旦商家拒絕就開始“撒潑打滾”,“你說一個坐著輪椅的老人,打又打不得罵也罵不得,還能怎么辦?”最后無奈之下,王先生只好賠償對方幾百塊錢,“就當花錢買平安了。”與王先生經歷類似的李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被“杜大娘”碰瓷后,她曾嘗試報警解決此事,但民警到現場后也拿“杜大娘”沒有辦法,“一來人她就脫褲子直接在現場大小便,根本不聽勸。”最終,李女士也只好賠錢了事。
在警方通報發布后,不少像王先生、李女士這樣的受害者紛紛留言:為什么過了十年才立案?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杜大娘”雖然常常為難商戶,卻對自己的名譽十分愛惜。在她與天津某電子信息公司的名譽權糾紛案件中,因不滿對方在網上發布消息說自己碰瓷還訛錢,“杜大娘”將對方訴至法院,并最終獲賠1500元。與此相反,裁判文書網上卻并沒有商家起訴她的相關案件。
一線民警解讀困局:刑案夠不著民事耗不起
針對“杜大娘”式執法難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專門采訪了一名一線民警。他表示,雖然自己并未參與“杜大娘”案調查,但在日常執勤過程中,類似的“碰瓷王”時有出現。“我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老太太,天天在商場門口圈地收車費,轄區派出所天天接到報警。但一出警老太太就撒潑打滾,整整兩三年,周圍人一提起來就頭疼。”
該民警介紹,類似這種“碰瓷王”,往往都有一定共性。一是年齡大,不管是被碰瓷者還是執法人員,都不敢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二是碰瓷的錢不多,往往都是幾百塊錢、幾十塊錢,達不到刑事立案的標準,民警出警后也只能是協調為主;三是時間多耗得起,有些食品、藥品類糾紛,如果要走司法程序,往往光鑒定就要耗費幾個星期甚至數月,“這么長的時間里,一個老人天天在店里鬧誰能耗得起,所以很多時候商家為了繼續做生意,就會選擇賠錢了事。”
不過他也提到,隨著掃黑除惡的進一步深入,各地警方對于此類現象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雖然說每個案子案值可能不大,但這么多年,加起來也不少,很多都已經達到刑案立案標準。”
原標題:70歲碰瓷王被刑拘怎么回事?70歲老人是怎么碰瓷的事件詳細經過曝光
四海網訊:5月7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因涉嫌敲詐勒索,在當地碰瓷商戶近十年的“杜大娘”于近日被刑事拘留。通報發布后,很快引發關注。不少天津商戶留言稱,自己就曾被“杜大娘”敲詐,卻只能“有苦說不出”,盡量躲著她。事實上,根據警方調查,“杜大娘”在天津110報警平臺上累計報警達351次,利用打砸辦公室、隨地大小便等行為逼迫商家甚至執法部門,已達成索賠目的已成為她的拿手好戲。
如此這般“胡攪蠻纏”的“維權”方式何以持續了近十年才被叫停,成為不少人最關心的問題。對此,一名一線民警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了原由:碰瓷者往往年事已高,且敲詐的數額一般較低,往往達不到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所以警方也只能是主持雙方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很多商家為了繼續做生意,不想繼續耗下去,只能賠錢了事。”
碰瓷大小商家近十年 天津70歲“碰瓷王”被刑拘
5月7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通報一起敲詐勒索案。70歲老人杜某某因在河北區大肆對商戶進行敲詐勒索,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后經調查,過往近十年時間里,杜某某累計報警高達351起。其依仗自己身患多種疾病,多次敲詐勒索天津市六區及環城、薊州區等地的超市、飯店、商場、藥店、醫院、旅館、美容美發店等,致使商戶聽見“杜大娘”之名就膽戰心驚。日前,杜某某及其團伙四人因涉嫌敲詐勒索涉案20余起被公安河北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通報稱,經天津市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統計發現,自2016年到今年4月,大大小小共11家商戶都曾遭遇過杜某某的索賠要求。2019年4月24日,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情況匯總后報警。
接警后,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墻子派出所民警逐一對每一起案件進行了走訪調查。經了解,杜某某今年70歲,家住河北區一號路,丈夫早年去世,她因詐騙有過兩次被判刑的入獄記錄。因為她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囊腫、骨關節炎等15種疾病,行動不便的她外出都要乘坐輪椅代步,陪她出行的則是兒子、兒媳或是鄰居劉某。
日前,杜某某及其團伙四人因涉嫌敲詐勒索涉案20余起已被公安河北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初步估算,涉案金額在4萬元以上,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自稱“打假英雄” 曾累計報警351次
警方通報中提到,民警經過匯總發現,110報警平臺上記錄顯示,杜某某累計報警高達351起。近十年來,杜某某依仗著自己身患多種疾病,在天津市六區及環城、薊州區等地的超市、飯店、商場、藥店、醫院、旅館、美容美發店等地以購買食品進食以后身體不適、在醫院治療后沒有療效或吃藥后身體有不良反應、在經營場所內滑倒摔傷等各種理由,以滯留不走、在經營場所內公開大小便、打砸物品、阻攔其他顧客正常購物等手段敲詐錢財,如遇公安機關和市場監管部門介入則在辦公區滯留,隨地大小便、打砸辦公室用品等手段,逼迫公安機關處警民警或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商家“賠償”。
久而久之,杜某某不僅成了市場監管部門的“???rdquo;,其面孔也早已被經營小門臉的商戶們所熟悉,大家見到她都會警覺起來,拒絕向她賣東西。然而,杜某某自有對應之策。她授意兒子兒媳以及鄰居前去購物,她再拿著購物小票以及商品到店里去鬧,索要賠償。其中一起到超市購買午餐肉罐頭的案件中,杜某某自知自己和團伙出鏡率太高,還特意安排團伙成員幫忙打了一輛出租車到超市門口,讓出租車司機幫他去買的午餐肉罐頭。此次被刑拘后,面對審訊,杜某某仍自詡“打假英雄”,狡辯自己是在維護消費者利益。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