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如今的蘋果生產中,由于產量連年增多所以蘋果的采摘對人工需求是比較大的,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蘋果生產國,每年的產量約為3500萬噸左右。在蘋果上市的時候,我國境內主要的蘋果產區,短短的幾天內都需要大量的采摘工人去采摘蘋果。當地的多數農民都是在自家果園種植蘋果,加上很多年輕人出村務工和農村從業人員老齡化的問題,導致在蘋果采摘的期間會經常出現用工荒的現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在2011年期間就開始研究采摘蘋果的機器人,從現在來看這項技術已經有了比較出色的成果。國內某科技公司設計的蘋果采摘機器人在陜西洛川的果園中試驗,通過分析蘋果的大小,顏色和形狀,會自主判斷是否對該蘋果進行采摘,而且在采摘的時候他有六個采摘機械臂。可以采用吸附式采摘的方式,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展開工作,平均一天能夠采摘三萬多斤的蘋果。

不過,這項數據只是在果園實驗中所取得的數據,在實際應用中或許還會遇到一些難題,與國內的企業相比,國外對蘋果采摘機器人的研究顯得更加的著迷。比如在1985年的時候,法國就已經研發成功第一個蘋果采摘機器人,能夠在適應環境下十秒完成蘋果的采摘。比利時,美國以及以色列這些農業發達的國家也都開展對蘋果采摘機器人項目的研究,在這方面的成就都是比較成功的。

總而言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蘋果采摘機器人研究項目,在采摘速度上來看,機器人的效果已經非常成功了。但是為什么在實際應用上,蘋果采摘機器人難以落地呢,業內人士分析蘋果采摘機器人想要落地,第一大難題便是眼睛的問題,要學會采摘蘋果就要首先認識蘋果。第二大難題便是頭腦,采摘蘋果并不簡單是采摘下來,而是要去判斷蘋果是否成熟或者生有蟲病,所以這也是當前蘋果采摘機器人研發的一個困難點。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