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中國新能源電池在過去的20年時間中發展可謂波瀾壯闊,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特別是在過去的十年時間中,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更是經歷了殘酷的洗牌,在產業發展最瘋狂的時期當中,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從原先的40多家成長為200多家。在2015年之后,工信部推出動力電池的相關政策文件,日韓的動力電池企業幾乎被中國全部驅逐出境,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發展已經達到了高峰期,不過瘋狂之后面臨了國家政策層面的調整,整個行業也是受到了沖擊。

2016年底,工信部出臺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的意見稿,該意見稿中電鋰離子動力電池單位,企業的產能門檻從0.2GWh上升到8GWh,這一措施的出臺,導致大批量的市場中部和尾部動力電池企業無法達標。最終直接被淘汰出局,甚至有很多龍頭企業,玩家對這一措施表示,這個標準不是高而是非常高。

根據東吳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僅有比亞迪和寧德時代能夠達到這一門檻,國力動力電池產能排行第三名的國軒高科。在2016年都沒有達到這一產能門檻,而到了2019年,動力電池行業又遭受了一輪沖擊,一方面新能源補貼的幅度退坡,另一方面,動力電池白名單的廢除讓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重新歸來,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開始迎戰強敵。

僅僅在過去五年時間,我國的動力電池行業經歷了大洗牌,能夠配套車型的電池生產企業數量從原先的81家降至36家,整個降幅達到了50%左右。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未來的動力電池企業入行門檻將會變得越來越高,行業內僅存的十家企業或許仍舊會有非常激烈的份額競爭。從目前的全球范圍內來看,2022年,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寧德時代高居第一,LG與比亞迪分別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至于三星、sk和松下,則緊緊的咬在第二梯隊上,目前該行業的格局已經趨向于穩定。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