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雖然社會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但新冠疫情依然像一個陰影一樣,不時地挑動著人們的神經。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雖然新冠病毒的變異株仍在不斷出現,但近三周的陽性率一直在持續下降,住院感染相關死亡病例從2月23日以來一直保持為0例。

那么,我們離走出新冠還有多遠呢?許多專家表示,我們正在逐漸走出新冠疫情,如果病毒不發生比較重大的變異,走出新冠已經為期不遠!
在變異株方面,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通報,截至2023年3月23日,全國共發現了120例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與3月18日中疾控發布的數據相比,新增了34例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
對此,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目前國內新的確診病例中存在多種奧密克戎變異株,但是其致病力和傳染性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當前的疫情防控影響比較小。考慮到當前大部分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免疫屏障,如果病毒不發生比較重大的變異,我們正在逐漸走出新冠疫情,疫情對人民健康和社會運行的影響越來越小。”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研究員劉玨也表示,目前并沒有發現更具威脅的新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最近在例行疫情發布會上也指出,今年新冠大流行將有望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雖然疫情正在逐漸緩解,但我們仍需要保持警惕,繼續遵守防疫措施,保持個人衛生和社交距離,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旅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控制疫情,加速走出新冠疫情,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發展。此外,疫情的出現也提醒我們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增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疫情和其他公共衛生風險。只有在全社會共同努力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公共衛生風險,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持續下降,而國內已經達到無死亡病例的里程碑。
截至3月23日,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數已降至0例,較1月4日的每日峰值4273例有著顯著的下降趨勢。在3月17日至3月23日期間,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療機構在內,全國無新增的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
此外,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也在下降。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8.8萬例,新增死亡病例僅為454人。最近一個月來,全球報告的死亡病例數持續下降,并且已明顯低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水平,這為全球人民帶來了希望。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NHC)最新數據顯示,自2022年第49周(12月9日)開始,中國新冠病毒陽性率逐漸上升,于第51和52周期間達到峰值,之后持續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日至19日),新冠病毒陽性率下降至3.4%,隨后略有反彈。近3周來,陽性率持續下降,3月13日至19日第11周的陽性率為1.9%。
盡管如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官員們仍提醒公眾要保持警惕。在3月25日廣州南沙舉行的亞洲青年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雖然人類已經建立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免疫屏障,但全球某些地區仍存在新冠肺炎的感染風險,不能排除病毒繼續變異的可能性。因此,我們需要繼續加強疫情和病毒變異的監測,儲備疫苗和藥物,防止病毒卷土重來。在全球疫情形勢尚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此外,我們還需要繼續遵守防疫措施,例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走出新冠疫情,實現健康安全的生產生活秩序。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