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日前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提出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的袁之良團隊,首次研究出了量子密鑰開放是新架構能夠通過光平梳理技術,成功實現跨越615公里的光纖量子通信。這個開放是新架構能夠在保證量子通信安全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大幅度降低架設系統的建造成本,能夠為我國建設更多量子網絡節點。

量子通信最大的一個特征就是安全,在通信的時候量子密碼要通過一次次分發到量子的不可測量性以及不可克隆性,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加密方式,為量子通信的安全性能上了一把更為安全的鎖,雙場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所有量子密鑰的分發協議中遠距離傳輸中最為安全的一種。

帶隊導師袁之良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介紹了光纖量子通信表示雙場架構下的量子通信是需要兩地獨有的量子激光源,同時發出信號才能夠傳送成功,在發送信號的時候,如果激光源發射的頻率不一樣,在傳輸中就會出現信號失誤的現象,避免信號失誤就需要一個能夠讓兩端信號在發射的時候頻率相同,這就需要有一個工具光纖。
通俗一點講就是量子在傳送時候,想要兩端傳射的頻率相同,就需要在兩個量子信號塔之間去鋪設另外一條路,這也就組成了是由兩條路所組建成的開放式傳統架構,由光纖和量子相組合能夠讓量子兩端的發射頻率相同。

我國之前所擁有的傳統架構在搭建節點的時候,結構非常復雜,所需要的成本非常高,包括在使用之后系統的維護非常困難,還會耗費大量的資金,而現在所研究出來的開放式新架構在使用量子通信的時候,能夠有效的降低成本,可以去建設更多的量子節點。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