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中新經緯1月20日電——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在這份備受矚目的榜單中,上海、北京、浙江名列前三,成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萬元+”的省份。這一數據背后反映出我國各地居民經濟狀況的蓬勃發展。
京滬攜手進入“8萬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初步核算,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9218元,名義增長6.3%,實際增長6.1%。
在分省份的排名中,上海、北京成為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8萬元的地區,穩居前兩位。浙江以63830元位列第三,也是唯一一個進入“6萬元+”俱樂部的省份。值得關注的是,江蘇、天津成功晉級為“5萬元+”俱樂部成員,而廣東、福建則繼續為“4萬元+”俱樂部的一員,其中廣東距離“5萬元+”僅有一步之遙。
山東、內蒙古等14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較上年增加了寧夏和山西;河南、吉林等10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保持在“2萬元+”。

增速方面:西藏名列第一
從增速角度看,全國31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西藏、甘肅、海南、新疆、湖北、寧夏、陜西、河北、上海、安徽、吉林等11個地區的增速超過全國均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藏以8.65%的增速領先全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增長“領跑者”。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張毅指出,經濟持續恢復,服務業較快增長,為城鄉居民的收入提供了平穩增長的保障,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工資性收入占“大頭”
在居民收入的來源方面,工資性收入仍然占據“大頭”。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22053元,同比增長7.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6.23%。
工資與就業息息相關。張毅指出,2023年,隨著經濟的回升和就業形勢的穩定,居民的就業機會增多,從業時間增加,保障了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7.1%,增速較上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也快于全國居民收入增速0.8個百分點。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在發布會上強調,政策的科學精準評估對于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他提到,要從多個角度綜合考慮各項政策對經濟總量、結構、供需、行業、區域以及就業和預期等方面的影響,出臺有利于穩定預期、穩定增長、穩定就業的政策。
上海人能賺能花
在人均消費支出方面,上海居民展現出了強烈的購買力。2023年,上海人均消費支出達到52508元,位居全國第一。北京、浙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也分別超過4萬元,為47586元和42194元。江蘇、天津、廣東、福建等4省份的人均消費支出位居“3萬元+”梯隊,同樣在全國范圍內表現突出。
在全國31個省份中,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值得關注的是,內蒙古、吉林、青海、上海、寧夏、山西、貴州、北京、天津、陜西、云南、海南、河南、遼寧等14省份的名義增速均達到或超過10%,其中內蒙古的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速超過21%,在全國范圍內位居首位。
總體來說,我國各地居民的經濟狀況呈現出積極向好的趨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反映了經濟的穩步增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之間仍存在著差距,這也為各級政府提出更加差異化、精準的經濟政策提出了挑戰。在新的一年里,期待更多地區能夠加速經濟發展步伐,實現全面共同富裕。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