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小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充電電池容量測試儀實現(xiàn)方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電池容量是衡量電池質量的重要指標。測試充電電池容量的方法有很多。根據(jù)電池的放電曲線,電池可以短時間放電,從而大致得到電池容量。這種方法最大的優(yōu)點是速度快,但充電電池的放電曲線并不通用,很多劣質電池的初始電壓也很穩(wěn)定。一旦進入中后期,電壓下降非常快,所以用這種方法得出的結論會非常不準確。最可靠、最準確的方法是用標準電流放電,全程測量實際放電時間。在不同的放電電流下,充電電池最終能釋放的電量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距。電池容量標注有統(tǒng)一的標準。目前使用最多的放電容量是10小時倍率放電容量和20小時倍率放電容量。10小時倍率放電容量是指電池以恒定電流放電,放電時間可持續(xù)10小時左右,直至電池耗盡。該電流稱為10小時額定電流(測量電池耗盡的標準不能基于電池放電端電壓降至零)。電池過度放電會導致電池容量降低、不可恢復,甚至過早損壞、完全失效。因此,每個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相關信息可以參考。過放、過充是充電電池達不到使用壽命而提前報廢的主要原因。實時流量測量方法最大的缺點是費時費力,因為耗時太長,測量精度容易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在測量過程中,如果用10小時速率的電流進行連續(xù)放電,時間至少要5小時,所以要做這么長時間的測試,需要足夠的耐心、精力和充足的時間。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非常迅速。如今,單片機變得非常流行。通過單片機的程序控制,自動控制放電時間和深度,易于準確測量電池的實際容量,實現(xiàn)全過程的自動控制。雖然模擬放電測容量的方法有點浪費能源,但對于1A、2A以下的小容量充電電池完全可行,需要對大容量電池進行抽樣檢查。
2、下面的電池容量測試儀采用89S51作為控制芯片,圖1是硬件的電路原理圖。
3、圖1硬件電路原理圖。
4、這種電池容量測試儀由兩個完全獨立的部分組成:放電電路和單片機控制的定時。有些單片機制作費時費力,市場上很流行單片機,不需要手工制作。隨便找個51單片機實驗板。放電電路比較簡單,只有四五個元件組成。單片機主要負責定時放電時間,最終獲得一組可靠的數(shù)據(jù),供電池性能考慮。
5、這個放電電路的本質是一個模擬晶閘管。當我們將待測電池連接到電路的相應位置時,點擊啟動按鈕。如果電池有余量,電池兩端的放電電壓將保持在設定值以上,晶體管VT1將瞬間飽和,電池將通過電阻R2放電。該電路具有可靠、準確和陡峭的開關特性,VT1絕對工作在飽和和截止狀態(tài)。開關電路的臨界值(即充電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可以通過可調(diào)電阻進行調(diào)節(jié)和設置,可以適應各種類型充電電池的全過程保護放電。因為個人應用不需要很精確的測試結果,原則上最好在實際測試中模擬電池的放電情況,只需要得到一個大概的電池容量即可。為了快速完成電池測試過程,這里的電路設計采用兩小時電流放電。通過對各種電池的測量結果橫向對比,容量差異依然明顯,以此作為衡量電池優(yōu)劣的標準已經(jīng)足夠。這里以1000mAH和1.2V的鎳氫電池的測試為例,在放電電流為500mA時,需要使用2的放電電阻,電池的端電壓應控制在1V以上。終端電壓由可調(diào)電阻R1調(diào)節(jié)和設置。普通可調(diào)電阻精度差,容易漂移,會導致設定的端接電壓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使用環(huán)境的變化波動較大。為了確保放電終止電壓準確且易于設置,R1可以使用3296系列精密可調(diào)電位計。396多圈可調(diào)精密電位器的可調(diào)范圍一般為50T,因此每轉的調(diào)節(jié)范圍為2%,電阻值每旋轉一度變化約0.005%,易于調(diào)節(jié),獲得準確穩(wěn)定的電阻值。
6、終端電壓的設置必須在實際放電過程中進行。隨著負載電阻R2電阻的變化,設置的終端電壓也將變化,這需要復位。具體的調(diào)試方法就不詳細描述了。請參考相關數(shù)據(jù)。
7、這種放電電路不需要單獨的工作電源,與電池類型無關。它可以完全適應鎳鎘、鎳氫、鋰電池、鉛酸電池等各種類型電池的保護放電,只需要根據(jù)電池類型和容量重置電路端電壓和放電電流即可。如果電池容量相對較高,晶體管VT1和VT2的耗散功率應該相應增加,不要忘記增加負載電阻R2的功率。
8、圖2是放電電路的印刷電路圖,其具有少量的元件并且易于制造。
9、圖2印刷電路圖。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