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0月19日我國的106個大城市名單新鮮出爐,其中有7個是超大的城市,各大城市有14個。
10月19日我國的106個大城市名單新鮮出爐,其中有7個是超大的城市,各大城市有14個。Ⅰ型大城市有14個,Ⅱ型大城市有71個,從各個大城市在各省的分布情況來看,30個省,每個省都有大城市其中江蘇省的大城市最多,有11個。而廣東省和山東省次之各有10個。
衡量城市規模的主要標準就是城市人口。我國國務院在2014年11月就已經發布了《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通知上明確的就城市的規模標準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城市的規模的主要口徑是城區內常住的人口,并且根據各個城市的人口數劃分成了5類7檔,城區常住人口在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就被稱為大城市,如果城市人口在300萬人以上,500萬人以下就被稱為Ⅰ型大城市。而300萬以下1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被稱為Ⅱ型大城市。特大城市是指常住的人口在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而超大城市指的是城區常住的人口數達到1,000萬以上。
這里所稱的城區并不包含市轄區范圍內的農村地帶,只包含于市轄區范圍內的居民委員會所在的轄區以及其他的區域。一般情況下城區的人口規模是要比市轄區內的常住人口規模要小。同時也比市轄區下的人口規模要小很多。
我國106個大城市,到2020年其城區人口的總和已經達到了3.72億,占全國城市城區人口總數的64.7%。這106個大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市,城區的常住人口達到了1987.3萬,即將突破2,000萬。排名第二的北京市和排名第三的深圳市城區的常住人口也都已經超過了1,700萬。
我國的14個特大的城市分別是西安,東莞,武漢,佛山,杭州,沈陽,南京,濟南,青島,哈爾濱,昆明,長沙,鄭州和大連。在這些城市中,武漢市城區的人口也已經達到了995.3萬人,已經接近了特大城市的人口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