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
在網絡話題“你們有被校園霸凌的經歷嗎?”下,許多網友勇敢地分享了他們兒時被欺凌的經歷。跟帖和回復中充斥著被孤立、被排擠、被打罵的故事,這令人心痛,但這只是校園欺凌問題的冰山一角。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9年的數據,全球學生中平均每3個學生就有1個曾遭受過校園欺凌。這一數字讓我們深刻意識到,校園欺凌并非偶發事件,而是一個廣泛存在的社會問題。
校園欺凌往往以“毫無緣由”、“毫無緣由”的方式發生。例如,30歲的吳慧回憶起初中時被同學圍攻的情景,至今仍然心有余悸。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的王葵副研究員認為,未成年人可能通過欺凌來提高或確認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有一部分欺凌者是出于自身的害怕和不安全感,選擇跟風參與。

吳慧的經歷并非個例。還有像程葦這樣的孩子,在校園欺凌中遭受了羞辱和壓力,甚至導致了心理創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孫錦露助理教授指出,未成年欺凌者的心理需求主要可以劃分為五個類型,包括故意玩樂型、引起注意型、宣泄壓力型、同伴歸屬型和財物獲取型。他們常常在欺凌過程中感受到對他人的剝奪感和控制感。
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是深遠的,甚至可能持續一生。吳慧的心理健康在校園欺凌事件后受到了極大影響,她變得敏感、自責、缺乏安全感,甚至患上了抑郁癥。她的經歷表明,校園欺凌并非只是一時的傷害,而是可能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針對校園欺凌,孫錦露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認為,家長和學校應該為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護,創造一個開放的溝通環境。此外,如果孩子遭受欺凌,家長應該給予他們百分之百的信心和支持,讓他們知道被欺凌不是他們的錯。此外,學校應該制定明確的反欺凌政策,并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校園欺凌不僅傷害了受害者,也對欺凌者的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王葵指出,欺凌者成年后更容易酗酒、卷入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因此,對于欺凌者的矯正和教育同樣至關重要。
校園欺凌是一個復雜而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來解決。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 備案號: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郵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請將#換成@)